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晚期肝癌,治肝癌的偏方
2017-07-23阅读:9805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治晚期肝癌的偏方
二、预防肝癌要注意什么
三、 肝癌对身体的危害

治晚期肝癌的偏方

1、治晚期肝癌的偏方

太子参、黄芪、丹参、郁金、凌屑花、桃仁、八月札、制香附各9克,炙鳖甲12克,全虫6克。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具有功能益气扶正,祛瘀消瘙的功效。

麝香、牛黄各3克,乳香、没药各30克,熊胆3克,三七粉、人参各30克。共研细末,黄米浆为丸,绿豆大,每次1克,每日3次。本方具有行气豁痰,化瘀散结的功效,适用于肝癌。

半枝莲、七叶一枝花、山慈菇、蜈蚣、莪术、田七、牛黄各150克。每次6片,每天3次口服,连服5天,停药2天,2个月为1疗程,服完1疗程后休息1—2周再继续用。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中、晚期肝癌。

制鳖甲30克,炮山甲、桃仁、广木香、青皮、郁金、白芍各12克,红花6克。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源于《抗癌中草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肝癌。

斑蝥500个,陈皮500克,糯米5000克。将糯米洗净干净,沥干,加入斑蝥后置锅内用微火炒至焦黄,拣去斑蝥,糯米研碎,另将陈皮研粉,混合均匀。口服首用量每次10—15克,每日3次,维持量每次5—6克,每日3次,于饭后温开水冲服。治晚期肝癌的偏方

2、肝癌的病因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因此双重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可通过不同途径,如随血液、淋巴液转移或直接侵润肝脏而形成疾病。

3、肝癌如何诊断

根据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检查结果,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明确诊断。

预防肝癌要注意什么

1、注射乙肝疫苗

我国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13%以上。而一旦感染乙肝,目前还没有彻底的根治方法。所以,预防肝炎是预防肝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乙肝病毒是经体液(如血液、分泌物等)传播的。除了注意使用血制品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以外,接种乙肝疫苗是最为简便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小孩生下来要注射乙肝疫苗,成年人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的、没有得过肝炎的也可以注射乙肝疫苗。治晚期肝癌的偏方

2、不吃发霉的食物

发霉的食物多含有黄曲霉素,这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霉变的食物,如霉变的玉米、花生、瓜子等含有较多黄曲霉毒素,不可食用。

3、良好的生活方式

减少亚硝胺摄入以及戒烟、戒酒。过量饮酒易导致酒精性肝炎,降低免疫功能,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

4、定期检查

假如家族中有人患肝癌或其他类型的肿瘤,那么家族其他成员应该格外注意。除了做到前面所说的防癌对策(预防肝炎、不吃霉变食物等)以外,还应该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每隔6个月,到医院做一次腹部B超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查。建议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的女性、长期喝酒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每年到医院参加体检。

肝癌对身体的危害

1、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饭后上腹饱胀。暧气、消化不良、恶心、腹泻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治晚期肝癌的偏方

2、急腹症:癌结节破裂通常引起肝区疼痛,体检时肝区有明显压痛,为肝包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癌结节破裂后,表现为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腹膜炎。癌结节破裂引起的腹痛通常伴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现,与一般急性腹膜炎不同。

3、急性腹痛症状:部分患者癌结节破裂后,表现为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腹膜炎。癌结节破裂引起的腹痛通常伴有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现。这是比较明显的一种肝癌对人体的危害。

4、肝癌中晚期下肢水肿:肝癌伴腹水的患者,常有下肢水肿,轻者发生在踝部,严重者可蔓延至整个下肢。其主要原因是腹水压迫下肢静脉或癌栓阻塞,使静脉回流受阻所致。轻度水肿亦可因血浆白蛋白过低所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