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方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斑,祛斑
2018-02-05阅读:1030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食疗祛斑偏方
二、如何防护长斑
三、中医如何祛斑

食疗祛斑偏方

1、食疗祛斑偏方

1.1、胡萝卜汁

取鲜胡萝卜汁,洗净后捣碎挤汁,洗净脸后,取10ml-30ml的胡萝卜来拍脸,等胡萝卜汁干了之后,手部涂抹一些植物油,轻拍面部。另外,我们也可以每天喝一杯胡萝卜汁,它能让你的皮肤变的润滑,改善粗糙肤质,去除雀斑。

食疗祛斑偏方

1.2、苹果面膜

苹果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水果,它也是祛斑的良药。苹果洗净后捣碎成泥状,然后涂抹在洗净的脸上,敷15分钟,然后用温水洗净,两天敷一次,坚持一个月你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皮肤变得细腻,斑点也变少了。

1.3、土豆面膜

用土豆也能祛斑,土豆皮削掉,捣碎成泥,然后敷在脸上,等20分钟后洗净,两天一次,坚持使用可以淡化脸上的色斑,让你的皮肤变白皙。

2、吃什么食物祛斑

2.1、吃柠檬祛斑

柠檬是水果中的美容佳品,因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和钙质而作为化妆品和护肤品的原料。其主要的美容功效有:增白洁肤、去除色斑、紧肤、润肤、消除疲劳、抗肌 肤老化等。对于头皮屑较多的人,可以用柠檬汁混和橄榄油在头皮上按摩,半小时后冲洗,效果非常好。另外,柠檬中还含有大量的果酸成分,可软化角质层,去除 死皮,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2.2、吃白萝卜祛斑

中医认为,白萝卜可“利五脏、令人白净肌肉”。 白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带辛辣味。具有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加快胃肠蠕动和止咳化痰的作用。那么白萝卜可以美白吗?由于白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为抗氧化剂,能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脂肪氧化,防止脂褐质沉积。因此,常食白萝卜可使皮肤白净细腻。

3、长斑的病因

3.1、长时间服用避孕药是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服用避孕药,会扰乱身体内分泌失调。这是因为避孕药中含有女性荷尔蒙雌激素,会刺激到身体内麦拉宁细胞的分泌,麦拉宁细胞分泌过多会刺激体内黑色素的增长,从而导致脸上色斑的形成。

3.2、长时间压力过大是斑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感到压力过大时,审议就会分泌肾上腺素为身体抗压而做准备,长此以外下去就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皮肤所需影响供应区域缓慢,色素母细胞就会变得很活跃,脸上的色斑也就慢慢形成。

3.3、新陈代谢缓慢原因造成斑的形成

肝的新陈代谢功能不正常或卵巢功能减退时也会出现斑。因为新陈代谢不顺畅、或内分泌失调身体处于敏感状态下,使色素问题加剧。便秘会形成斑,其实就是内分泌失调导致过敏体质而形成的。身体状态不正常的时候,紫外线的照射也会加速斑的形成。

如何防护长斑

1、在我们的饮食喜欢上、应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不但可以淡化色斑,而且还有美白的功效。

2、外出时应该做好防晒工作,避免长时间的阳光直晒,过多的照射紫外线,会使雀斑的病情的加重。

3、如果是因为妇女口服避孕药、服用抗肿瘤的药物者、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引起的雀斑,应该立刻停用这些药物,以免雀斑越长越多。一般停用一段时间药物后,雀斑会自行消退。

食疗祛斑偏方

4、要是一些慢性疾病引起的雀斑,一定要积极治疗内分泌功能障碍、肝病等原发病,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

中医如何祛斑

1、【养颜消斑汤】

配料百合30克,白芷10克,香附子10克,白芍20克,糯米20克,蜂蜜50毫升。

制法百合、白芷、香附、白芍、糯米等五味,加水500毫升,煮取汁200毫升;再加水煎,取汁200毫升。2次汁混合搅拌后,和入蜂蜜,调匀食用。

食疗祛斑偏方

功能养颜消斑,祛风除湿。本膳用白芍,柔肝敛肝;香附,疏肝理气白芷,祛风养颜;百合,养肺滋阴;糯米,和中养颜;加上蜂蜜,可润肠泽肤。故此膳能防治黄褐斑。

2、【丝瓜络饮】

配料丝瓜络10克,白茯苓10克,白僵蚕10克,白菊花10克,珍珠母10克,玫瑰花3克,红枣10克。

制法上七味药,用纱布包裹后,放锅中加水适量,连煎2次,取汁2碗,分早、晚各饮1碗,或代茶频饮。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