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中医养生 >> 中医术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梅毒斑疹,梅毒斑疹特征
2018-06-14阅读:10344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梅毒斑疹的特征
1. 梅毒斑疹的特征
2. 梅毒的传播方式
3. 如何预防梅毒的发生
二、梅毒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三、诱发梅毒的原因有哪些

梅毒斑疹的特征

1、梅毒斑疹的特征

1.1、一期梅毒

通常在感染后7-60天,生殖器出现米粒样大小、无痛无痒、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硬结或疹子,大多数为单发,周边坚硬,表面迅速糜烂、溃疡,但无脓或不适感觉。持续时间为4-6周。如不及时治愈,将转变为二期梅毒。

梅毒斑疹的特征

1.2、二期梅毒

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骨关节酸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接着出现梅毒疹,特点为疹型多样(斑疹样、丘疹样、脓疱性及扁平湿疣)、广泛而对称、不痛不痒、愈后多不留瘢痕、驱梅治疗迅速消退。

2、梅毒的传播方式

2.1、性接触传播

性行为的直接接触是性病的主要传染途径。嫖娼者受感染的机会可随着与卖淫者的性交频繁而增加,与卖淫者性交一次平均感染率为30%,二次为60%,三次为90%。这种途经感染可占全部病例的95%以上。

2.2、血源感染

经静脉输注感染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及静脉注射毒品等途径是传播AIDS、乙型肝炎或梅毒的主要途径。静脉药瘾者所使用的注射针头、针管或仪器,是HIV通过血传播的一个主要形式。

2.3、非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

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病变组织或其分泌物而感染。

3、如何预防梅毒的发生

3.1、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包括病人自报及医务人员访问的,查找病人所有性接触者,进行预防检查,追踪观察并进行必要的治疗,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

3.2、对可疑病人均应进行预防检查,做梅毒血清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 疗。

3.3、发现梅毒病人必须强迫进行隔离治疗;因为该类疾病是一类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发现患者最好进行强迫的隔离治疗;若患者是孕妇一定要及时的给予预防性的治疗,以防止患者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

梅毒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

1、梅毒螺旋体结构变异、产生抗药性:每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螺旋体也不例外。变异的螺旋体犹如升级后的的电脑操作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毒性更强,更不容易治疗。同时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螺旋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的产生,给传统治疗带来困难。

梅毒斑疹的特征

2、危害程度增加,致残致死率上升:由于螺旋体变异后毒性增强,对身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加重。而且变异后病情发展迅速,加之传统治疗效果差,致使梅毒对身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3、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4、螺旋体危害心血管系统: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5、螺旋体损害骨骼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

诱发梅毒的原因有哪些

1、不洁性生活。这是导致感染梅毒的主要原因。临床上95%以上的梅毒患者都是通过不洁性生活而感染梅毒的。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早期传播性强、感染率高,通常在感染后7-60天发病。

梅毒斑疹的特征

2、自身免疫力低下。除了通过性接触传播外,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非性接触也会传染梅毒,包括接触梅毒患者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脚布脚盆、衣被,甚至于厕所的马桶圈等,均可传染。

3、外伤感染。梅毒螺旋体可经过皮肤或黏膜上的小小破裂伤口侵入体内,经过数日的潜伏期后,病菌繁殖到足够的数目便开始发病。因此,要谨慎对待破裂的伤口。

4、通过母体传播。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也可通过产道将梅毒传染给新生儿。胎儿宫内感染梅毒,多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产道感染梅毒可引起新生儿梅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