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养胃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幽门梗阻, 幽门梗阻影响
2018-05-15阅读:11457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幽门梗阻造成的影响
二、幽门梗阻如何预防
三、幽门梗阻饮食注意

幽门梗阻造成的影响

1、幽门梗阻造成的影响

呕吐:呕吐是幽门梗阻的突出症状,其特点是:呕吐多发生在下午或晚上,呕吐量大,一次可达一升以上,呕吐物为郁积的食物,伴有酸臭味,不含胆汁。呕吐后感觉腹部舒服,因此病人常自己诱发呕吐,以缓解症状。幽门梗阻造成的影响

胃蠕动波:上腹可隆起的胃型,有时见到胃蠕动波,蠕动起自左肋弓下,行向右腹,甚至向相反方向蠕动。

震水音:胃扩张内容物多,用手叩击上腹时,可闻及水震荡声。

其他:尿少、便秘、脱水、消瘦,严重时呈现恶液质。

疼痛幽门梗阻患者,并不一定出现疼痛。如溃疡病经治疗痊愈后,因瘢痕所致的幽门梗阻,虽腹胀、呕吐严重,但一般并无腹痛。在溃疡病的发作期,因局部水肿、炎症或幽门痉挛所引起的幽门梗阻,则常伴有明显的上腹痛。幽门管溃疡、幽门前或十二指肠接近于幽门的溃疡均可产生疼痛。此类腹痛多为持续性,进食后腹痛加剧,呕吐后可减轻,多数患者对非手术治疗有暂时效果。

2、幽门梗阻的病因

位于幽门或幽门附近的溃疡可因为黏膜水肿,或因溃疡引起反射性幽门环行肌收缩。更常见的原因是慢性溃疡所引起的黏膜下纤维化,形成瘢痕性狭窄。幽门痉挛的发作或加重常是阵发性的,可以自行解除梗阻。黏膜水肿可随炎症减轻而消退。瘢痕挛缩所致幽门狭窄则无法缓解,且不断地加重。幽门痉挛属功能性,其余均属器质性病变。

3、幽门梗阻临床表现

一般患者都有较长溃疡病史,随病变的进展,胃痛渐加重,并有嗳气、反胃等症状。患者往往因胃胀而厌食,抗酸药亦渐无效。胃逐渐扩张,上腹部饱满,并有移动性包块。由于呕吐次数增加,脱水日见严重,体重下降。患者头痛、乏力、口渴,但又畏食,重者可出现虚脱。由于胃液丢失过多,可发生手足搐搦,甚至惊厥。尿量日渐减少,最后可发生昏迷。

体征:消瘦、倦怠、皮肤干燥并丧失弹性,可出现维生素缺乏征象,口唇干,舌干有苔,眼球内陷。上腹膨胀显着,能看见胃型和自左向右移动之胃蠕动波。叩诊上腹鼓音、振水音明显。能听到气过水声,但很稀少。沃斯特克氏征(Chvostek征)和陶瑟征(Trousseau征)阳性。

幽门梗阻如何预防

饮食规律:饮食不规律易造成胃的蠕动功能紊乱,使迷走神经和胃壁内的神经丛功能亢进,胃液的分泌增加,易引起胃炎或胃溃疡。应尽量做到定时进餐,每日可定时进食5~6次。进食量少,能减轻胃的负担,避免胃部过度扩张;进餐次数多,可使胃中经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内过多的胃酸。以防幽门梗阻。幽门梗阻造成的影响

不吃零食:胃病患者平时不能吃零食,否则会使胃蠕动增加,促进胃酸的分泌,加重胃壁的溃疡。

注意饮食卫生: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内得到充分的磨切、并与唾液混合,这样可以减轻胃的负担,使食物更易于消化。此外,应尽量少吃刺激性食品,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幽门梗阻饮食注意

当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时,应卧床休息、禁食,可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也可用胆碱药物以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蠕动,延缓胃排空时间,有利于食物和抗酸剂中和胃酸的作用,可缓解症状。在幽门梗阻初期经胃肠减压治疗后有所改善,当不完全梗阻时,胃潴留量少于250毫升时,则可开始吃清流质饮食。完全梗阻时应禁食。幽门梗阻造成的影响

开始吃饭时,应给少量的米汤、藕粉等清淡流质食物,每次限30~60毫升。如无不适,可逐渐加至150毫升。凡有渣及牛奶等易产气的流质均不宜食用。病情稳定后,按溃疡病急性期饮食分阶段供给,但应限制脂肪,因梗阻病人多不能耐受脂肪。

如需外科手术处理,术后饮食需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术后禁食24~48小时,3~4天后肠道功能可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食少量清流质食物,有条件的也可服用要素膳,5~6天后可进食少渣半流,1周后可进食少渣软饭,内容可参考溃疡少渣食谱。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