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新生儿体内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的浓度。
饮食缺铁,人乳的含铁量、铁的吸收率较高,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若有足量的母乳喂养,可以维持血红蛋白和储存铁在正常范围内。在不能用母乳喂养时,应喂强化铁的配方奶,并及时添加辅食。
生长速度与贫血的关系,小儿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很快。一般婴儿会动用储存的铁维持,无需在食物中加铁。但在体重增长1倍以前,出现明显的缺铁性贫血,一般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铁所致。早产儿需要量远超过正常婴儿,需要在食物中额外加铁。
长期少量失血,急性失血不超过全血总量的1/3,可不额外补充铁剂,不致发生贫血。但长期慢性失血时,铁的消耗量超过正常的1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
其他原因,急性和慢性感染时,患儿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好。长期呕吐和腹泻、肠炎、脂肪痢等,影响营养的吸收。
2、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发病多在6个月至3岁,大多起病缓慢。
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口唇、口腔粘膜、甲床较为明显。
消化系统:常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时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
神经精神改变: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或智力减退。
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合并感染。
常见体征:口唇、眼结膜、甲床苍白,肝、脾和淋巴结轻度肿大。
3、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感冒,疾病久治不愈。
使大脑慢性缺氧,大脑工作受影响(思考、识别能力降低)。
精神状态不好,包括面色苍白、疲倦困顿、食欲减退、消瘦、指甲头发无光泽等。
体力减弱,周身没劲等。
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对智力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孕妇以及胎儿都有影响,孕妇自身要提供孩子和大人的营养,需要较多的铁和营养,一旦不够,大人、胎儿都会出现问题,伤害是极大的。
口服铁剂,口服无机盐:最经济、方便和有效多采用易吸收二价铁,常用的有硫酸亚铁,含铁量为20%;富马酸铁,含铁30%。为服用方便,多配成2.5%硫酸亚铁合剂溶液(硫酸亚铁2.5g,稀盐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100ml)。剂量应按所含铁元素计算,以4.5~6mg/kg·d,分3次服用为宜,(折后硫酸亚铁0.03g/kg/日;富马酸铁0.02g/kg/日;2.5%硫酸亚铁合剂1.2ml/kg·d)。
去因治疗,必须改善饮食合理喂养。在药物治疗开始数天后,症状好转时逐渐添加辅食,以免由于增加食物过急而造成消化不良。选择食物应根据小儿的年龄:1岁左右的婴儿可加蛋类、菜泥、肝和肉末等。
输血,适应症:重度贫血或合并严重感染或急需外科手术者,血红蛋白的30g/L以下。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或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每次2~3ml/kg。心力衰竭严重,用换血法,以浓缩的红细胞代替全血。
家中炒菜做饭尽量用铁锅。
尽量增加瘦肉和肝脏食物,猪血、鸡鸭血等动物性蛋白食物。
主食多吃粗面粉,含铁量比大米高。
豆腐、芝麻、绿叶蔬菜、蘑菇、木耳、虾皮、海带等均含大量铁。黑木耳每100克含铁180毫克以上,是补血上品,最好和肉、鱼、鸡、肝等搭配着吃,提高铁吸收率。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素食主义等。
提倡饭前喝一杯桔子汁,或者吃个生西红柿,饭后不马上喝茶或咖啡,增加铁的吸收机会。
正确选用强化含铁食品,如强化奶粉、强化铁饼干、猪血饼干、含铁酱油、强化铁的面粉等,快速纠正缺铁性贫血。一般强化铁的日摄入量为l0mg左右,是防治贫血的好办法。另外,纠正贫血要持之以恒,切忌操之过急。尤其食用强化铁食品,不宜过量,否则会使短时间内铁的摄入大大超过机体耐受性,造成铁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