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依赖手机怎么办
2015-10-16阅读:921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依赖手机怎么办?许多人知道依赖手机怎么办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做不到。小编告诉大家远离手机你能得到什么。

依赖手机怎么办_依赖手机症治疗

沟通

导语:沟通的目的不是去证明对方是错的,很多人在沟通过程中不断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沟通天才认为事情无所谓对错,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

很多人对手机短信交流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是短信沟通给双方留出了足够的考虑时间。但只用短信交流,就是存在沟通障碍,需要学会与他人面对面的沟通能力。

晓枫平时很内向,跟朋友之间也没有太多话说。他热衷的就是用手机给朋友发短信。朋友能不断从他那里收到短信笑话、短信小故事,但是一叫他出来玩,他就一副很不情愿与人交流的样子,半天不说一句话。

晓枫最大的问题是,他特别喜欢发短信,除了这种方式,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与人交往。朋友约他去谈心,他就会直接跟他们说用短信联系。

像晓枫这样频发短信就容易形成过度内敛的个性,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甚至可能导致自闭。很多人对手机短信交流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是短信沟通给双方留出了足够的考虑时间。但只用短信交流,就是存在沟通障碍,需要学会与他人面对面的沟通能力。

面对面沟通的策略有三条:

第一,80%的时间倾听,20%的时间说话。倾听时不打断对方讲话,两眼注视对方,等到对方停止发言时,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更加理想的情况是让对方不断地发言,愈保持倾听,你就越握有控制权。

第二,即使对方是错误的,也不要指出。沟通的目的不是去证明对方是错的,很多人在沟通过程中不断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沟通天才认为事情无所谓对错,只有适合还是不适合。

第三,善于运用沟通三大要素。面对面沟通的三大要素是文字、声音以及肢体动作。其影响力的比率分别是7%、38%和55%。其实,沟通是要进入别人的频道,也就是你的声音和肢体语言要让对方感觉到你所讲和所想的一致,否则对方无法收到正确讯息。

小编温馨提示:像晓枫这样频发短信就容易形成过度内敛的个性,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甚至可能导致自闭。很多人对手机短信交流情有独钟,主要原因是短信沟通给双方留出了足够的考虑时间。想浏览更多久久健康网精彩信息请点击返回久久健康网相关资讯频道,有专业的健康专家为您的健康排忧解难。

远离手机,你将获得这些

①让自己睡个好觉。睡觉前看手机会扰乱正常作息。有研究显示,白天频繁看手机、发短信的人睡眠质量越差。

②有个好身体。手机是“健康的定时炸弹”,除了对腰椎、视力等有害,澳大利亚癌症兼神经外科专家库拉纳研究发现,手机与脑瘤等严重健康状况有关。虽然这一结论还未得到充分证实,但研究肯定了手机对健康的危害。

③远离疼痛困扰。人们在玩手机时忽略了身体的疲劳感,事实上,长时间低头会导致脊椎压迫,颈脖、头部和肩膀疼痛。英国一家知名医疗保健供应商调查发现,84%的18~24岁的年轻人在过去1年里,因为玩手机而遭受过颈脖和背部疼痛。

④让出行更安全。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1/3的人走路时会发短信、听音乐、打电话,他们忽略红绿灯的几率比不发信息的人高4倍;八成人开车会打电话或发短信,这一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高出4倍。

⑤让工作和学习更专注。美国密歇根大学一项研究分析表明,工作中仅仅发一条短信,都会使失误的次数增加。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研究发现,手机会让人持续处在多任务状态中,长此以往会出现注意力障碍等问题,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⑥感受亲情。我们慢慢淡忘了从前的欢聚时光、游戏互动、聊天畅想,人际交流变成了“人机交流”,冷落了父母、孩子和爱人,自己也显得更孤独。因此,别让手机成为“第三者”,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最好放下手机。

远离手机健康生活。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