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日常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东坡肉,东坡肉做法
2017-10-23阅读:9910 学员编辑 收藏

文章目录

一、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
二、东坡肉的家常做法
三、东坡肉的传说

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

1、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

东坡肉又名滚肉、红烧肉,是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浙菜系,以猪肉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这道菜的诀窍。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

2、东坡肉的营养价值

东坡肉选用的是一半瘦肉一半肥肉的猪肋条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五花肉,这样的肉吃起来不仅肥而不腻,而且也没有纯瘦肉的柴感,深受很多人的喜爱。五花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可以为我们的身体补充优质的营养素。

做好东坡肉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诀窍,就是需要选用花雕酒,我们知道,花雕酒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素,被人们戏称为“高级液体蛋糕”。

将猪肋条肉和花雕酒相结合,再经过炖、煮等烹饪方式,就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东坡肉。慢火、水少、酒多是制作美味东坡肉的最为关键的诀窍,在东坡肉里,五花肉和花雕酒相得益彰。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

3、红烧肉和东坡肉的区别

做法差异

从焖煮方法,到佐料配置,东坡肉是要蒸的,而红烧肉不需要,红烧肉重要的是红烧,东坡肉和红烧肉有着大大的差异。

样式差异

在杭州吃东坡肉,都是一个小盅里,打开里面是一方块切好的东坡肉。一块下肚,刚刚好。

而红烧肉切的方块更小,错落有序地堆在盘子里,加上几块伴着米饭下咽,爽快!

口感差异

东坡肉,细腻滑润,肥而不腻,几乎可以抿抿即化。

红烧肉,入口韧性十足,微微辣意,浓浓香味,让人食欲大增。

东坡肉的家常做法

主料:带皮五花肉1整块(约1500克),生菜丝400克。

调料:小葱段、姜片各50克,盐2克,白糖80克,酱油100克,花雕酒300克,小茴香3克。

做法:五花肉汆一下水后洗净,再入锅中煮至八成熟捞出,用干净布擦干水分,在皮上抹些酱油,入油锅炸成金黄色,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锅上火,下葱段、姜片各25克炒香,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皮朝下,再下剩余的葱、姜盖面,下剩余调料,烧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烧2小时至汁浓即可。东坡肉是哪里的菜系

东坡肉的家常做法技巧:

先将肉整煮至八成熟,这样可以使部分脂肪溶于水中,使肉不腻。

在整个炖制过程中,肉皮一致朝下,这样出品才红亮。

过油前,要先用刀刮去皮表面的油脂,再用洁布擦干水分,并在皮上抹些酱油,这样才能使皮上色。

由于此菜用酒量较多,到最后锅中的汤汁主要是油和酒等,极易遇空气燃烧,所以在调好口味后要盖严锅盖,小火炖制。

生菜丝炒后垫在盘中,是为了解除肉中的油腻(也可以用其他青菜搭配)。

东坡肉的传说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他云游四海来到永修境内一个叫艾城的地方。三伏天,苏东坡救了一个中暑的小孩。作为农夫的父母,买了两斤猪肉,用一束稻草捆着提了回来,想问苏先生的口味。恰巧,苏东坡正在赋诗填词,口中朗朗念着:“禾------草-------珍---------珠-------透心香……”。农夫听了一楞,仔细琢磨,认为是让他把肉和着稻草整煮,并要煮透心。吃饭时,菜端上桌来,苏东坡见一块整肉,没斫没切,还用稻草捆着,不知什么原因,又不好意思开口。农夫挺奇怪,就对苏东坡说:“早上我去问你,你不是说‘和草整煮透心香’吗?我是按照你的意思给弄的,先生怎么不吃呢?”苏东坡恍然大悟,也只好顺坡下驴。没想到猪肉掺杂着稻草香味,十分清香可口。吃完饭,农夫夫妇出门去了。东坡想:主人如此盛情款待,打扰几天了,十分过意不去。几次要走,主人都不肯,今天还是走了吧。主意一定,从包袱里取出五两纹银,放在桌子上,留下一张字条,上写着:“主人盛情难却,东坡不辞而别。”农夫夫妇回来,看见条子大吃一惊,原来救自己孩子的恩人竟是鼎鼎大名的苏东坡先生。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学着用稻草扎肉煮着吃,果然香酥可口。乡亲们便把这种肉称作“东坡肉”。因其味道鲜美,做法别致,所以一直流传。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