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食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食材百科,鸭血,食物,相克
2018-03-10阅读:9609 学员编辑 收藏
一、鸭血与哪些食物相克
1. 鸭血与哪些食物相克
2. 鸭血的选购方法
3. 鸭血的营养价值
二、鸭血的常见做法
三、与鸭血相宜食物

鸭血与哪些食物相克

1、鸭血与哪些食物相克

吃鸭血时别跟鸡蛋一起吃,会有危险。鸭血别跟中药一起吃,会有副作用。一般来说,在吃药期间就尽量避免吃一些动物肝脏,以免发生不良反应。鸭血忌与兔肉、杨梅、核桃、鳖、木耳、胡桃、大蒜、荞麦同食。鸭血和板栗同食会引起中毒;鸭血和鳖同时会引起腹泻、水肿、阳虚。

新鲜的鸭血不宜长期保鲜,购买后最好立即食用,如果暂时不用,可将鸭血放在淡盐水中浸泡保鲜,并且需要每天换水1-2次,一般可保鲜3天左右不变质。

鸭血与哪些食物相克

2、鸭血的选购方法

由于鸭血等动物血容易造假,市民最好到正规超市购买。新鲜的鸭血以色泽红亮、无杂质、质地较硬,带有一点血腥味为佳。

选购鸭血的时候首先看颜色,真鸭血呈暗红色,而假鸭血则一般呈咖啡色。

真鸭血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高温脱气脱味处理,没有血腥味,而是飘着一股鸭香;

假的鸭血掰开以后里面有蜂窝状气孔,往往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淀粉和其他的一些化学品,所以一般有韧性,可以拉伸。真鸭血则比较脆。

真鸭血细腻而嫩滑,筷子夹了易碎,而假鸭血相对粗糙,筷子夹了不碎。

用餐巾纸把一块鸭血的水吸干之后,如果它变得类似橡皮泥一样非常有韧性,就是假鸭血。

真鸭血与假鸭血比,颜色暗、弹性好,而且有一股较浓的腥味。总体来说,假鸭血具有胶质感,不易拉断,色泽类似于红砖色,并且横断面大多有蜂窝形小孔。而真鸭血呈暗红色,有稀疏小孔,且极易碎裂。

鸭血与哪些食物相克

3、鸭血的营养价值

预防缺铁性贫血。动物血中含铁量较高,而且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多吃些有动物血的菜肴,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并能有效地预防中老年人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

人体“清道夫”。鸭血还能较好地清除人体内的粉尘和有害金属微粒对人体的损害;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鸭血中的蛋白质经胃酸分解后,可产生一种消毒及润肠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与进入人体内的粉尘和有害金属微粒起生化反应,然后通过排泄将这些有害物带出体外,堪称人体污物的“清道夫”。

止血凝血。鸭血含有维生素K,能促使血液凝固,因此有止血作用。

病后调养。鸭血还能为人体提供多种微量元素,对营养不良、肾脏疾患、心血管疾病的病后的调养都有益处,可用于治疗头晕目眩、吐血衄血、崩漏血晕、损伤出血以及惊厥癫痫等症。

鸭血的常见做法

1、鸭血粉丝

材料:鸭血一块,鸭肠,鸭心,鸭肝,各少许,龙口粉丝一包,香菜,老卤[超市里有卖的。

做法:把鸭血切成丁,把鸭的肠心肝洗干净,用老卤把鸭肠,鸭心,鸭肝卤一小时。粉丝泡开。用沸水把鸭血,鸭肠,鸭心,鸭肝,烫熟。在碗里直接放泡好的粉丝,烫好的原料。冲入汤,撒香菜就行了。

2、酸菜鸭血

原料:鸭血、酸菜、野山椒。

制法:用葱油将酸菜、野山椒炒上味,加泡菜汁下鸭血小火烧入味,勾芡即成。

3、海带鸭血汤

原料:水发海带50克,鸭血500毫升,原汁鸡汤1000毫升。

制法:先将水发海带洗净,剖成2厘米的长条,改刀切成象眼片(即菱形片),放入碗中,备用。将鸭血加精盐少许,调匀后放入碗中,隔水蒸熟,用刀划成1.5厘米见方的鸭血块,待用。将汤锅置火上,倒入鸡汤,大火煮沸,再倒入海带象眼片及鸭血,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煨煮10分钟,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五香粉,煮沸时调入青蒜碎末,拌和均匀,停火,淋入麻油即成。

鸭血与哪些食物相克

与鸭血相宜食物

1、鸭血+沙参

鸭血性温,有补血滋阴之功效;沙参性微寒,有滋阴养胃、生津清肺之功效,两者同食有滋阴润燥,治疗干咳等作用。

2、鸭血+山药

鸭血有滋阴补虚、清热止咳的作用;山药也有滋阴功效,两者同食不仅有补阴养肺的作用,还可去除油腻。

3、鸭血+酸菜

清肺养胃、滋阴补肾、消肿利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