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道溃疡病发作具有季节性,多数会在秋末和春夏之交发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不同年龄的孩子患病在临床表现上不一,症状往往不典型。
3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突然呕血、黑便、穿孔性腹膜炎,以急性应激性溃疡多见,亦有表现为慢性溃疡症状,如厌食、反复呕吐、脐周不规则腹痛、生长发育停滞等。3—6岁的儿童原发性溃疡增多,急性溃疡减少,主要有脐周不规则腹痛、进食后加重、反复呕吐、出血等。
由于小儿消化道溃疡病的临床症状各种各样,不同年龄症状差异较大,因此孩子如有以下表现,家长就应提高警惕,打醒十二分精神了:
1、无规律反复发作性腹痛,驱虫后仍然痛,部位以脐周和心窝部多见,并经常有嗳气、反酸水。
2、反复出现进食后呕吐。呕吐是儿童期溃疡病的常见症状,年龄较大儿童溃疡并发幽门梗阻时也呕吐,有的呈间歇性呕吐。
3、不明原因的长期食欲不振,与进食有关的腹部“难受”。
4、不明原因的贫血,大便隐血阳性。
5、不明原因的呕血、便血。
6、突然出现头晕、便血、黑便甚至休克,或表现为急腹症者。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其常见并发症有:
1、出血
发生率为10%~15%,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较为多见。出血是由于溃疡侵蚀周围血管所致。出血临床表现视出血的部位、速度和出血量决定,一般可表现为呕血或(和)黑便。
2、穿孔
溃疡病灶向深部发展穿透浆膜层引起穿孔,发生率为2%~7%,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如刀割样,可迅速遍及全腹,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服用抑酸剂不能缓解。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腹部检查可见腹肌紧张,呈板状腹、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部分病人出现休克。
对有出血症状消化性溃疡患儿,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换饮食,由禁食、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具体有:冷流质饮食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在临床上,如吐血不止或休克的患儿可禁食外,其他均可采用多次少量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凉藕粉、凉稀糊等。少量开始给起,避免胃的饥饿性收缩。止血2天后,改用半流质饮食。
对慢性溃疡的饮食以糙米为好,避免食用胃酸分泌过多的食品,如咖啡、红薯等。避免食用精细的食品如精白谷物,特制精白面粉等。动物性食品以白肉、鱼为主。蛋白质应多从大豆以及豆制品中摄取。鼓励患儿使用黄绿色蔬菜。
溃疡病的活动期患儿可按流质或少渣的半流质安排饮食,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普食。一般不要求少食者多餐,因为进食可中和胃酸,另方面刺激胃,使胃酸分泌增多。细嚼慢咽,唾液大量分泌可中和胃酸的作用,又可避免粗糙食物对溃疡面的刺激。
要避免食用引起腹部胀气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甘蓝、黄瓜、球芽甘蓝的球芽、椰菜、萝卜和花椰菜),尤其不要生食;还要少食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芽、芹菜、韭菜等蔬菜。
消化性溃疡患者不宜食用大量含有脂肪的高蛋白食物。大量动物类食物会给消化系统增加更多的负担。如果患者一定要吃肉,在食用的时候,至少要将脂肪剔除;避免将食物煮得或炸得太老,也要避免炭火烤制的食物,因为那样会使食物中的分子结合得太紧,难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