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辛辣食品。
避免受凉,患感冒、发热要及时用药或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此时肺呼吸功能障碍,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故动脉导管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不久导管因废用即自选闭合。如持续不闭合而形成动脉导管未闭。应施行手术,中断其血流。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女性约两倍于男性。约10%的病例并存其他心血管畸形。
预后:
未经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完整自然病程尚不清楚。通过听诊,估计自发闭合率每年约为0.6%,可能比实际发生率略高。预期寿命的数据多是在常规使用抗生素之前收集的,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使情况与以往有明显不同。
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动脉内膜炎、进行性肺血管疾病和动脉瘤形成。目前感染性动脉内膜炎的危险性已较前大大降低。近期来自瑞典的研究表明,27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的随访研究中。无一例患感染性动脉内膜炎。经导管动脉导管堵塞术很少引起动脉内膜炎,使用Rashkind双伞封堵术的发病率为0.1%。但术后通常应用了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常规的方法是在彩色多普勒证实导管完全堵闭后,继续连续应用抗生素6~12个月进行预防。
由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进行性肺血管病变并不常见,偶有病人发展为肺血管病变和不可逆性肺动脉高压,此时为关闭动脉导管的禁忌证,这些病人常考虑行肺移植。动脉导管瘤较少见,一旦出现,导管可能增大并压迫肺动脉,损伤喉返神经或出现瘤破裂。
本病多见于女性。动脉导管未闭可合并各种心血管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依赖动脉导管供应肺循环或体循环血流的多种心血管畸形(肺动脉闭锁、主动脉弓间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绝大多数主动脉弓间断合并的动脉导管未闭粗大,容易误认为是主动脉弓,需要注意鉴别。动脉导管粗大者主动脉弓峡部大多较狭,但无远端扩张的征象可与主动脉缩窄区别。动脉导管未闭可合并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开口可在缩窄的远端、近端或对着缩窄处。主动脉缩窄时的主动脉压变化会影响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