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数患者而言,多吃下列食物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复发。
烤肉、熏肉、油炸食品(如西式快餐)。
红肉(牛排等)及带皮的禽肉。
黄油和其它动物油、人造奶油、面包酱、蛋黄酱等。
奶制品(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则更要注意避免)。
饮酒(啤酒、白酒、鸡尾酒等)。
碳酸饮料、咖啡、浓茶、巧克力、爆米花等。
未成熟的水果及生吃蔬菜(如蔬菜沙拉等)。
产气食品(扁豆、大豆、卷心菜、花椰菜、洋葱等)。
含麦麸较多的食品(针对有肠管狭窄等情况)。
辛辣食品(麻辣火锅)。
含有添加剂或保鲜剂等人工成分的食品。
恢复简单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减少焦虑情绪。对生活发生的重大应激事件要想得开。
减少过度反应。可长期口服5-ASA或雷公藤降低过度的免设反应。 还应定期随访,获得专科医生的经验与指导,定期行肠镜检查,及时发现早期复发,调整药物治疗。
克罗恩病患者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多数体质比较瘦弱,而且剧烈运动又要耗费大量养料,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及身体的恢复,因此不适合做剧烈运动,但若长期卧床或坐着不动,又会使胃肠运动减慢,不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建议克隆氏病患者可选择一些安静平和,又可调畅气机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之类。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一定关系。
克罗恩病的高发人群
克罗恩病的高发年龄段在15~35岁之间。我国刚开始进入高发期阶段。近十年来,中国确诊的克罗恩病病例,是前一个十年的10~15倍。
克罗恩病的危害
溃疡:早期浅小溃疡,后成纵行或横行的溃疡,深入肠壁的纵行溃疡即形成较为典型的裂沟,沿肠系膜侧分布。肠壁可有脓肿。
卵石状结节:由于粘膜下层水肿和细胞浸润形成的小岛突起,加上溃疡愈合后纤维化和疤痕的收缩,使粘膜表面似卵石状。
肉芽肿:无干酩样变,有别于结核病。肠内肉芽肿系炎症刺激的反应,并非克罗恩病独有;且20%~ 30%病例并无肉芽肿形成,故不宜称为肉芽肿性肠炎。
瘘管和脓肿:肠壁的裂沟实质上是贯穿性溃疡,使肠管与肠管、肠管与脏器或组织(如膀耽、阴道、肠系膜或腹膜后组织等)之间发生粘连和脓肿,并形成内瘘管。如病变穿透肠壁,经腹壁或肛门周围组织而通向体外,即形成外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