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劳和逸虽说都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但过度劳累就会损伤精、气、神、形,导致正气虚衰,减寿而多病;若过度安逸,如……
劳和逸虽说都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但过度劳累就会损伤精、气、神、形,导致正气虚衰,减寿而多病;若过度安逸,如长期不活动、懒散不用脑、睡眠过多、性活动抑制等,会使人体气血壅滞,体内代谢废物堆积,心理压抑感,致使人体发生肥胖和各种疾病,其衰老过程加速。因此,劳和逸均应适度,二者之间具有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绝对的“动”或“静”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动静结合,劳逸适度,才能对人体保健起到真正作用。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有劳有逸,既不能过劳,也不能过逸。正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所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
正确处理劳逸之间的关系,对于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而劳与逸的概念具有相对性,劳与逸的形式又具多样化,所以应当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养生学家主张劳逸结合,互相协调。或劳与逸穿插交替进行,或劳与逸互相包含,劳中有逸,逸中有劳,只有劳逸协调适度才会对人体有利。
1.体力劳动要轻重相宜
在社会劳动就业方面,由于受多种因素的限制,能够让自己任意选择劳动条件的机会较少,但仍要注意劳动强度轻重相宜。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好业余生活,使个人的精力、体力、心理、卫生等得到充分恢复和发展。应根据体力,量力而行,选择适当的内容,要注意轻重搭配进行。
2.脑力劳动要与体力活动相结合
脑力劳动偏重于静,体力活动偏重于动。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体脑结合,则动静兼修,形神共养。如脑力劳动者,可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使机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有效的运动。还可从事美化庭院活动,一来活动筋骨,二来陶冶情趣,有利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3.家务劳动秩序化
操持家务是一项繁杂的劳动。切忌无序,要安排得当,能杂而不乱,有条不紊,有劳有逸,既锻炼身体,又增添精神享受,有利于健康长寿。反之,若家务劳动没有秩序,杂乱无章,则形劳神疲,甚至造成早衰折寿。
4.性机能活动愉悦化
健康有度的性活动可以提高自信心,从情绪上和肉体上使伴侣之间更亲密;可摧毁压力,舒缓紧张。可以使患不治之症、精神病、自杀的比例得以降低。而且能够享受到性生活愉悦的人不容易受到寂寞和孤独的折磨,与独身者相比,由于前者心理上没有压抑感,其衰老过程也比后者慢。
5.休息保养多样化
要做到劳逸结合,就要注意多样化的休息方式。休息可分为静式休息和动式休息,静式休息主要是指睡眠,动式休息主要是指人体活动,可根据不同爱好自行选择不同形式。如听相声、听音乐、聊天、看戏、下棋、散步、观景、钓鱼、赋诗作画、打太极拳等。总之,动静结合,寓静于动,既达到休息目的,又起到娱乐效果,不仅使人体消除疲劳,精力充沛,而且使生活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