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养生之道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误区提醒:补并非要吃补品
2015-12-14阅读:9434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现代人如何进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丁书文丁老的见解,您不妨听一听。其中的许多高见令人听后确有醍醐灌顶的快感。

现代人如何进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丁书文丁老的见解,您不妨听一听。其中的许多高见令人听后确有醍醐灌顶的快感。

“中医之药补特别讲究‘对路’。‘对路’了,大黄可以当补药;不‘对路’,人参即为毒草。补药,也绝不应存在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关建在于运用。”

“没有泛泛的补,没有包治百病的补,补一定是针对性的补,是根据人的体质特点、健康状况以及疾病的病机特点的补。”

“‘补者,济其虚也。’可以说‘虚者补之’是运用补药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人们用药的目的,是为了用药的温凉寒热来纠正人体本身的凉热温寒。补药也是药,是药就有偏性。如果无虚滥用补药,会导致阴阳失调,使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扰乱。”

“进补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发展于清代,流行于现代。从定义上来说,补品是指能够增强人体体质、改善某种虚弱状态的食物和中药。传统的进补起源于宫廷,早已不适合于现代人的体质特点和健康状况。传统的宫廷补剂多是滋腻辛温之品,针对体弱纯虚之体,药虽名贵,‘能补虚者,皆能留邪’,现代人多数内有毒邪,服用后当然适得其反。”

“进补应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病机特点的变化而推陈出新,新的进补理念应摈弃传统意义的‘补’。现代人既然大多湿邪内侵、热毒内蕴、气滞血瘀,那么针对性的利湿清热、泻下排毒、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改善了体质状况,恢复了体力精力,调解了阴阳平衡同样是补。”……这些话在访谈过后,至今还在我耳边游荡,令我深有收获。现代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想通过“进补”获得长寿、健康,这是无可厚非的美丽愿望。然而,愿望如何达成,依靠的并非是盲从,而是“对路”。

新上线书籍:《从字到人:养生篇》 《手法自疗养生大全》

《312经络锻炼法全效升级版》《经络松筋法》

《从头到脚用穴位 》《不上火的生活》

《看名医不挂号》 《由梦说健康》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