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总之是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和病毒要区分开。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
野生大肠杆菌(E.coli)的基因组DNA中有470万个碱基对(bp),内含4288个基因。E.coli基因组中还包含有许多插入序列,如λ-噬菌体片段和一些其他特殊组分的片段,这些插入的片段都是由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基因重组而形成的,由此表明了基因组具有可塑性。利用大肠杆菌基因组的这种特性对其进行改造,使其中的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或者缺失,从而给大肠杆菌带来可以观察到的变化,这种观察到的特征叫做大肠杆菌的表现型(Phenotype),把引起这种变化的基因构成叫做大肠杆菌的基因型(Genotype)。具有不同基因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这些不同基因型特性的菌株在基因工程的研究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大肠杆菌的主要基因型包括:与基因重组相关的基因型(如recA、recB和recC等)、与甲基化相关的基因型(如dam、dcm、mcrA、mcrB和C、mrr和hsdM等)、与点突变相关的基因型(如mutS、mutT、dut、ung和uvrB等)、与核酸内切酶相关的基因型(如hsdR、hsdS和endA等)、与终止密码子相关的基因型(如supE和supF)、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型(gyrA、rpsl和Tn5等)及其他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维生素代谢等相关的基因型。基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大肠杆菌几乎都来自于K-12菌株,也使用由B株和C株来源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病(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埃氏菌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菌株引起的疾病总称),是由一定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年龄兔都易感,主要对断乳至4月龄小兔的威胁最大。大肠埃希氏杆菌是中等大小杆菌,其大小为1~3um×0.5~0.7um,有鞭毛,无芽胞,有的菌株可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生化反应活泼、易于在普通培养上增殖,适应性强。本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等极易产生耐药性。
治疗方法
螺旋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20毫克,肌肉注射;多粘菌素E,每天每千克体重0.5~1毫克,肌肉注射; 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1.5毫克,肌肉注射,每天3次(以上三者交替应用或合用效果更好); 硫酸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5毫克,肌肉注射,每天3次; 恩诺沙星,每千克体重0.25~0.5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续3~5天。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应与补液同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