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微生知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多重耐药菌,耐药菌传播
2018-01-15阅读:1166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
1. 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
2. 临床常见的MDRO有哪些
3. 感染耐药菌的死亡率是多少
二、MDRO感染主要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 年龄越大的人
2.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3. 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4. 有过多次抗菌药物治疗的人
5. 有相类病史的患者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预防措施
1. 隔离标识明确
2. 医务人员着装
3. 医务人员手部卫生
4. 常规消毒措施
5. 严格医疗废物管理

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

1、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

1.1、MRSA主要通过直接与患有化脓性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MRSA定植患者接触,导致人与人传播。医疗保健人员手是MRSA的常见传播方式。研究证实,医疗保健人员在进行清创、更换敷料、吸痰和导管护理等操作后,手会被MRSA污染。

1.2、2CA-MRSA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与化脓性感染者接触。个体接触脏的物品、皮肤与皮肤接触以及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即使短暂接触,也可能感染或定植。

1.3、艰难梭菌通常通过粪-口途径引起感染或定植。医疗保健人员手与感染者接触后受到污染,携带艰难梭菌芽胞引起患者与患者间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环境表面和未适当消毒的医疗护理设备,导致间接传播。污染的表面包括床栏、门把手、患者医疗用品如直肠温度计,以及任何可能被粪便污染的表面。

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

2、临床常见的MDRO有哪些

临床常见的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3、感染耐药菌的死亡率是多少

感染这类细菌的患者死亡率可高达60%~70%,但临床上也不是“无药可救”,联合用药、清除病灶等措施多管齐下还是有不少患者能够抢救成功的。至于健康没问题的正常人,一般不会因“耐药菌”而得病。

MDRO感染主要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年龄越大的人

一般来说,年龄≥70岁的人就属于MDRO感染高危的范围了。

2、免疫功能低下的人

免疫功能低下(包括患有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尿毒症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

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

3、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

接受过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的感染率增加。

4、有过多次抗菌药物治疗的人

近期接受过3种及以上的抗菌药物治疗的人也无形中增加了感染的机率。

5、有相类病史的患者

由疑似MDRO高发社区及医院转入,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有MDRO定植或感染史等。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预防措施

1、隔离标识明确

收治科室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细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细菌感染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病室。

2、医务人员着装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标准外科口罩和护目镜。

多重耐药菌传播途径

3、医务人员手部卫生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时,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后要注意手部的消毒措施。

4、常规消毒措施

隔离病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各类医疗器械等应先行消毒处理,然后再清洁(洗)、消毒、灭菌。

5、严格医疗废物管理

患者用过的所有敷料、一次性医疗器械等医疗废物须放入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内,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由专业的环卫公司统一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