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传染防治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黄斑裂孔症状,黄斑裂孔
2017-12-28阅读:9707 学员编辑 收藏
一、黄斑裂孔的症状
1. 黄斑裂孔有什么症状
2. 黄斑裂孔如何检查确诊
3. 黄斑裂孔有什么危害
二、黄斑裂孔的病因
三、黄斑裂孔如何预防

黄斑裂孔的症状

1、黄斑裂孔有什么症状

眼底保险为黄斑有一个1/2-1/4PD大小的、边界清晰的暗红色孔,空地可有黄色颗粒。中心视力明显下降。高度近视眼的黄斑裂孔,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机会很大。中心凹呈黄色点或有小的黄色环,约一半病例自发缓解;2期,黄斑裂孔形成,有中心凹或其周围的全层裂孔,通常<400μm,视力明显下降;3期,裂孔变大,>400μm,玻璃体后皮质仍与黄斑粘连。

黄斑裂孔的症状

在2期或3期,玻璃体皮质会形成裂孔前方的盖膜;4期,玻璃体后皮质完全脱离,伴较大的全层黄斑裂孔。双侧发生率在25%-30%。一眼已发生裂孔,另眼无玻璃体后脱离时,发病危险性较大,对2-3期、甚至4期裂孔。

2、黄斑裂孔如何检查确诊

2.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黄斑区毛细血管拱环的形态,已发生病变的小血管的变形、扭曲现象,以及来自病变区域的异常强荧光、荧光遮蔽或点状、不规则状的荧光渗漏。

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早期,眼底表现仅中心凹变浅,黄斑区黄色斑点,尚未出现色素上皮改变,这时荧光血管造影一般无明显异常改变。如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可发现因RPE损害造成的窗样透见荧光(图5)。如孔周脱离明显,还可见中心强荧光外的环状弱荧光区。

2.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OCT检查对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观察非常直观、确切,可以提供黄斑裂孔及其深部的视网膜切面特征,分析黄斑裂孔的位置、形态、大小、视网膜及玻璃体的关系,确定是否存在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区浅脱离及菲薄透明的黄斑前膜,并可清晰鉴别全层孔、板层孔或假性黄斑孔。对于单眼IMH患者,OCT检查还可以用于评价对侧眼形成MH的风险。在一项研究中发现21%的患者对侧眼存在玻璃体黄斑异常。

3、黄斑裂孔有什么危害

3.1、影响生活质量

黄斑裂孔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容易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生活、工作、学习等都会受到影响。

3.2、危害患者的人身安全

黄斑裂孔甚至会引起失明,使患者在生活当中容易出现严重事故。,比如意外摔倒、交通事故等。

黄斑裂孔的症状

3.3、引起并发症

除此之外黄斑裂孔不彻底治疗,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脱落。

黄斑裂孔的病因

1、变性

高度近视、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和血管性疾病,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都可以引起黄斑部囊样变性,囊壁逐渐变薄,最终破裂形成裂孔。

2、外伤

严重的眼球震荡或挫伤可使正常的黄斑破裂,从而产生裂孔。激光治疗的误伤以及强烈的日光照射,均可导致黄斑裂孔的形成。

3、特发性黄斑裂孔

无明显病因,排除眼底本身疾患而出现的黄斑裂孔,占黄斑裂孔的大部分。在此类患者中,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因此认为,黄斑裂孔的发病可能与脉络膜缺血有关。另外在用雌激素治疗或行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黄斑裂孔的发病率较高,故认为,性激素可能与黄斑裂孔的发病有关。

黄斑裂孔如何预防

1、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

2、调整荧光屏距离位置。建议距离为50-70厘米,而荧光屏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因为角度及距离能降低对屈光的需求,减少眼球疲劳的几率。

黄斑裂孔的症状

3、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保持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

4、如果你本来泪水分泌较少,眼睛容易干涩,在电脑前就不适合使用隐形眼镜,要戴框架眼镜。在电脑前佩戴隐形眼镜的人,也使用透氧程度高的品种。

5、如果出现眼睛发红,有灼伤或有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那就需要上医院了。

6、40岁以上的人,采用双焦点镜片,或者在打字的时候,配戴度数较低的眼镜。

7、平时注意不要强光直射眼睛。另外防止眼外伤。

上一篇:荨麻疹,荨麻疹护理 下一篇:中风,安宫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