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太极是如何很多人们的最爱,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们,每天都会来个几招几式修身养性。那么 ,太极为何可以修身养性呢?太极拳的保健作用有哪些?如何打好太极?
太极优化生命质理
1、心静、体松、柔化、人和
神经生理学和临床医学的研究表明,舒松愉悦的心境能使脑波α频谱能量增大;而当处于α波优势时则能促进脑内啡呔等神经介质的分泌,其结果将使心身更加和谐,培大抗御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能力。相反,衰老、疾病、疲劳以及紧张、压抑的心境会增大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致使α频段脑波失去优势,其结果将会加速哀老和增大患病机率。太极拳讲究松静、柔和、阴阳转化。虚实分明,将身心置于安宁舒适状态、身体放松、心旷神怡。
众所周知,正确的健身锻炼,其要害是松柔运动,是有氧的有效运动。心理健康促成了生理健康,大脑会产生一种持久快乐的“内啡呔”物质。即脑内吗啡,其最有效的物质即β-内啡呔,即进入α波状态,我们已从长期坚持太极拳者测出脑电波中仪波(觉醒波)占明显主导地位,主峰突出,α波频率同步化、有序化,大脑机能进入良好的觉醒状态,即“太极态”。从现代医学观点,这种状态将极大地调节、增强人体内脏功能及免疫功能,中和活性氧毒素,促成生长荷尔蒙、增强肌肉,消除脂肪、增进心身健康的生理作用。
太极拳注重集体锻炼,避免老年孤独、互相沟通与爱护,促使精神更充实,心情更愉快,身体更键康,而且此种良性循环的不断积累,能使一些重症病人病情减轻,能使紧张情绪和生理无序状态消除。体内代谢的各种激隶便会大量分泌,血流量增多,新陈代谢的渗透更旺盛,皮肤营养更加改善、里具弹性、红润和光泽、更富气质和魅力。
2、 开发右脑,产生β-内啡呔,保持生命活力
近年来,右脑功能的研究有力匡正了左脑优势的传统观念,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不但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也开始受到老年学研究的关注,并己意识到,经常使用右脑的人地较长寿,太极拳的练功、反复出现的形象教育训练,脑子里描绘着有条不紊地判断处理的全过程。开发右脑产生β-内啡呔的荷尔蒙。可以说,决定脑细胞生死存亡的是脑内吗啡,“征服脑内吗啡的人就能征服人生”此誉并不为过。
太极拳轻柔圆匀的运动,突出意识引导,追求“虚、无、空”意境,长时间地一边保持正常舒畅的呼吸-腹式呼吸,会促进前列腺素的分泌,并使血浓倔环加强,使人体副交感神经处于良好状态,一边轻松愉快地运动、氧气充足,脂肪不断消耗、炎症消除。太极拳运动中运作肌肉里肌紧张纤维,丰富的血液大量流进骨头,防止骨头衰老,防止骨质疏松、NK细胞(Natural Killer) 是著名的抗癌细胞,脑内吗啡接触这种细胞,使其变得年轻而具有活力,“返老还童”,提高身体免疲力,防止老化,产生自然治愈力。
3、心理健康、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太极拳讲究“舍已从人”,忘记自我,去掉个人意识,凡事从客观事物出发,考虑他人避免主观、实事求是、心平气和、柔化矛盾。对知识分子的心理测定充分说明:有抱负、有成就的科技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锻炼,对发挥正面A型性格,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有明显效果,更使其事业有成而心理健康,积极进步而情绪稳定,充分考虑和照顾周围人群和环境因素,谦逊随和,从而延缓生理、心理的衰老速度,改善人际关系,使社会安定。据心理研究测试,太极拳对改变精神质这一维度的性格特征有良好作用。随着练拳时间增长对改变人物性格有更多影响。
太极拳论:“恬谈虚无,正气从之;精神内收,病安从来,活百岁乃去。”防病于未然,立足于全人类生命质量的提高,面向21世纪解决人类一大困境,以少资金、少费劲,出大成果,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
论太极拳的生理保健用
1.太极拳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我们知道,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练太极拳时,首先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不存有杂念,即要“心静用意”。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意念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它思绪的干扰,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其次,练习动作需要“完整一体”,从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不散,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同时,由于某些动作比较复杂,需要有良好的支配与平衡能力,因此要求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间接训练作用,从而达到强化大脑的调节目的。
2.太极拳对心脏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的影响:
就太极拳动作的组成来说,它包括各组肌肉、磁节的活动,也包括有节律的呼吸运动,特别是横隔运动。因此它能加强血液及淋巴的循环,减少体内淤血。肌肉的活动保证了静脉血液回流,呼吸运动同样也加速静脉的回流。太极拳的动作舒展,且要求有意识地使呼吸与动作适应,这就能更好地加速血液与淋巴的循环。
3.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
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地缠绕绞转,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长年累月如此绞转,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加收缩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
4.太极拳对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显示,太极拳对脂类、蛋白类及无机盐中钙、磷的代谢得良好的。有报道说,老年人锻炼5~30分钟后,血内的胆固醇含量会下降,而血中蛋白含量增加,这样动脉硬化的症状也会大大地减轻。
5.太极拳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由于神经系统活动能力的提高,可以改善其他系统的职能活动,因此它可以预防并治疗某些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运动、分泌、吸收的紊乱)。此外,呼吸运动对胃肠道起着机械刺激的作用,也能改善消化道的血液循环。
练习太极时运用四项准则的六项功能
1、顶劲要虚虚领起,则精神自然提起,同时气沉丹田,周身放松。由于身体上领下沉,即使身躯放长而产生弹性成为 劲。陈鑫说:“沿路缠绵,静远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若是周身僵力,就会失去棚劲,也就不能通过沾、粘、连、随去求懂劲。
2、立身须中正安舒,具有支撑八面之势,使推手时身躯不致偏于一边或依赖于对方身手之上,以免己劲为人所识,若偏一边,就不易顺遂地运用粘走功夫。
3、在神气内隐则柔,外显则刚的前提下,推手时要具有忽隐忽显的刚柔变换作用,这正是求懂劲过程中不断问劲的表现。
4、推手时要求做到两手有虚实,两足有虚实,一手一足上下亦要分虚实,形成处处分阴阳,处处有虚实。陈鑫说:“虚实兼到,忽见忽藏;实中有虚,人己相参;虚中有实,熟测机关。”待虚实的转换熟练后,只要注意一只手,其它一只手两只足由于下相随,自然也就能随着灵活转换。所以陈鑫又说:“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上下相随,不可空谈。”这是问劲、化劲和达到懂功的基础。
5、对方仰来则高以引之,使有高不可攀之感而失去与重心;对方俯来则愈向下引,使有如临深渊,摇摇欲坠之感;对方近迫则愈引愈虚,使有长不可及之感;对方退走则粘逼,使有迫促之感。这是符合沾、粘、连、随的化劲与发劲要求的,这样就可避免发生顶匾丢抗四病,使推手技巧迅速提高。
6、推手时精神须提起,这样周身才能轻灵贯串,并要轻灵得具有“一羽不能加”的敏感。同时螺旋缠丝也须不断变动,要旋转得形成“蝇虫不能落”之气势。若动作表现出迟重不灵,则不易懂劲,若运动没有缠丝,则失去化劲,也失去半化半进、明化暗进、即化即进的缠丝劲技巧。没有化劲就变成比力,就不成其为太极拳推手了。能化而不能发,能柔而不动刚,刚柔不能相济,都非太极两仪之全。
总结:太极历史悠久,如今练习太极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但是是不是都理解它的奥妙和精髓了呢?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练太极要点和太极的保健诀窍赶紧来了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