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身
正规卧式(以右侧卧为例),右手放在头与枕之间,右拇指指尖的少商穴轻微接触右耳垂后隆起处下的翳风穴;其余四指贴在右脸上。不要压住耳屏;左手伸到右肩头,掌心的劳宫穴贴在右肩锁骨窝内的缺盆穴上;身体微俯屈,不能挺胸突臀;两腿微屈。左腿比右腿屈一点,以左足大趾头临近右小腿中部为度。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它能清肺润燥;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会穴,它能疏风通络。
两穴位轻触,有利于呼吸的通畅和内气在经络的运行。掌心的劳宫穴贴在肩窝的缺盆穴上,不仅可防止寒气从缺盆侵入,还有增强内气的作用。然后,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如果不能放松,也可调整姿势,右手不放在头与枕之间而放在右脸面一点,甚至手臂伸直放在床上也可以;左手也可以不去贴右肩窝而直接地放在左腿上;两腿也可以不照规定的弯曲度,只要不伸得太直就行。
2、调息与调心
舒适的姿势摆好后。进入泰然自如的境界,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内视自身及呼吸、意识活动。调息的标准就是达到深匀细长的腹式呼吸,一个初练功的人,一般照见自己的呼吸是粗浮浅表、长短不匀的;练功较久,则将照见自己的呼吸逐渐变为深匀细长。
这种观息法很有利于入静和发动内气。内视意识活动。常常会出现杂念妄想,此时就需守住上窍(把注意力向自己两个眉头和两个眼角之间的一小块地方集中,它的中心点在印堂之下、山根之上,也就是玄关、上丹田),意想自己的头在自己的小愎内(此法能发动内气),便可逐渐入静。
3、入静
入静是练好气功的关键和基础,而入静又是最不容易办到的。可以默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方法,达到以念止念,以一念代万念的目的。
1、呼气注意心窝部。
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
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
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
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
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
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2、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
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
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3、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
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
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4、通督勿忘复勿助。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
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
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
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
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
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
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
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5、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
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练功场所。
环境安静对初学者尤为重要。在室外练功,最好能选择树林、草坪、花圃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在室内练功,也应保持空气流通。练功场所的光线宜暗些,有利于较快入静。但无论室内室外,都不宜让风直接吹在身上,尤其要避免吹在后颈、后背等部位。
其次,功前要摆脱烦恼,心情愉快。
在练功前20分钟即应停止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以保证练功时全身肌肉放松、心情平静,这也有益于调整呼吸和意守入静。练功前要宽衣松带,以便于全身肌肉放松和呼吸通畅。若采用卧式,应脱掉外衣,安卧床上。练功之前还要排除大小便。
最后,要注意练功的次数和时间。
初学者每天练功一次,可在自己最为清醒之时练习。练习时间15~30分钟即可;练功熟练者,可增加几次练功时间,每次延长到30~60分钟。在练功期间,生活要有规律,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营养,去掉烟酒嗜好,同时,要注意避免七情干扰,保持情绪稳定。练功完毕后,不要匆忙站起,应该先用两手擦面,轻轻揉揉两眼,然后再缓缓起立,活动活动四肢。但要注意的是在饥饿和饱食之后,都不宜练功;发热、腹泻、重感冒或身体过度疲劳时,均应暂停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