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1.1、病史:详细询问病史至关重要,除了有无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表现外,还应注意了解糖尿病的病程,病程越长,其糖尿病性视网膜 病变的发病率越高,程度越重,特别是有些糖尿病的发现时间并不代表真正的患病时间,因为全身症状不明显,发现糖尿病时往往实际病程已久。
1.2、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手段,微动脉瘤和(或)小出血总是最早出现并比较确切的视网膜病变的体征,带黄白色的蜡样 硬性渗出斑,说明血管系统功能异常,通透性增大,血液成分逸出,而白色软性渗出则表示微循环重度紊乱,血管破坏严重,这阶段没有新生血管形成,故称为单纯 型病变,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上并发多处局灶性或广泛的视网膜无灌注,则预示不久将出现新生血管,从发生新生血管开始,即进入增殖期,说明视网膜循 环对组织缺氧已不能代偿。
2、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体征
在视网膜病变的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有不同表现,视网膜水肿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等,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少量出血入玻璃体,可使患者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新生血管生长,玻璃体大量出血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可致视力严重丧失。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本临床眼底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微血管瘤形成,血管扩张,管壁渗漏造成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进而发生毛细血管和小动脉闭塞,视网膜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
1、毛细血管周细胞损害和消失,基膜增厚。内皮细胞退行、变性、坏死,形成无细胞结构的影子毛细血管。血-视网膜屏障破裂,导致网膜水肿,出血和渗出病变。
2、视网膜缺氧并释放新生血管因子,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后者向玻璃体腔突出并破裂出血。
3、新生血管旁伴随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纤维条带,致网膜牵引收缩而发生网膜脱离。
4、血液生化状态的改变(高黏滞性、高聚集性、高凝集性)致血流变缓而致微血栓形成。
5、生长激素分泌增高,可抑制糖代谢,增加糖尿病血管中糖蛋白和黏多精沉积,加速动脉硬化及视网膜微血栓的形成。
1、蛋白质的供应要充足:糖尿病饮食中的蛋白质供应要充足,摄入量要与正常人相当或稍高。有合并症时,应按医生的指导决定蛋白质的摄入量。
2、合理控制总热量:肥胖患者应先减轻体重,减少热能的摄入。消瘦患者应提高热能的摄入,增加体重,使之接近标准体重。孕妇、乳母、儿童要增加热能的摄入,维持其特殊的生理需要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3、食物中要富含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可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改善葡萄糖耐量试验,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浓度,并可降低血脂浓度,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并发症。食物纤维最好食用来自天然的食品。
4、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过严:原则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不能过低。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少,不易被病人耐受,同时,机体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谢供给热能,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