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视力下降
眼睛容易疲劳,视力急剧下降。当感到眼睛很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视界变窄,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或以前没有的老花眼现象等,要立即进行眼科检查。
1.2、饥饿和多食
因体内的糖份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
1.3、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痛,不想走路,夜间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重视和两眼不一样清楚。
1.4、口渴、多尿
口渴和多尿的症状。病人的饮水量大量增多,排尿的次数和份量也随之增多,是发现糖尿病最便捷的途径。尤其是睡梦中因极度口渴而醒来喝水的症状,可能说明病情已经恶化。
1.5、体重下降
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就应考虑是否的了糖尿病。因肥胖会增大胰岛素的需求量,导至病情急剧恶化。
II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3.1、有糖尿病的症状,一天当中的随机血糖≥11.1mmol/L;或者是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诊断。有的糖尿病的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没有糖尿病的症状,上述的检查的结果就需要在另外一天重复的进行检查,并达到上述的标准者。餐后2小时的血糖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餐后的高血糖与心血管的疾病之间存在强相关。空腹的血糖即使是没有超标,也不能排除罹患糖尿病的可能。
3.2、空腹血糖≥5.6mmol/L时,应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2型糖尿病的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然而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的方式的不同,并不是每个病人都是具有这些症状的,约有50%-70%的病人是通过化验血糖才可以发现的。
3.3、大量的临床的研究表明,糖尿病人被诊断的时候胰腺的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只剩50%,倒推算至诊断前,患者已经历了10年的时间,这期间的患者往往是没有任何的糖尿病的症状的,而当出现糖尿病的症状的时候,患者已是处在糖尿病的中、晚期了。
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往往采取一种阶梯式疗法:从饮食运动到单药口服,再到联合口服,直到病情已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医生们才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这一“压箱手段”。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发病和病情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一经诊断就终身存在并且缓慢进展。
而且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能够被证明可以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的进程及血糖的恶化。事实上,由于β细胞功能下降,口服用药往往很难长期维持血糖达标。
1、宜吃粗杂粮
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
2、含糖低的蔬菜
如韭菜、西葫芦、冬瓜、南瓜、青菜、青椒 、茄子。而西红柿含糖量低,既可做蔬菜又可做水果可以多吃。
3、含钙的食物
缺钙能促使糖尿病人的病情加重。如虾皮、海带、排骨、芝麻酱、黄豆、牛奶等。
4、富含硒的食物
硒有与胰岛素相同的调节糖代谢的生理活性。如鱼、香菇、芝麻、大蒜、芥菜等,它们能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
5、富含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的食物
补足这两种元素,有利于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程,对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的病变、肾病有利。如鱼、奶、白菜、豆类以及青菜、芥菜、甘蓝、青椒、鲜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