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质积累:一般而言,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质的机会也越多,积累的致癌物质也会越多,以至于致癌物质对机体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像吸烟者,吸烟的年限越长,患癌的可能性当然也就越大。
老年人本身存在某类疾病:老年人的肺癌、前列腺癌、大肠癌、子宫颈癌等也是老年人易患胃癌的原因之一,这些可能源于老年人本身已存在各种慢性炎症、慢性气管炎、胃炎和溃疡病、前列腺炎、肠炎、子宫颈炎症等,久而久之易引发其他癌症。
在患癌之前有较长时间的潜伏期:人体感染上致癌因素后,并非马上发病,一般会有15-30年的潜伏期,常见时间是20年。
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是老年人易患胃癌的根本因素。
2.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2、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2.3、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病人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3.1、疼痛规律改变
腹部疼痛失去原来胃病发作的规律性,明显不同于往常。
3.2、疼痛加剧
胃痛发作时,以往进食或服药后可缓解,而近来虽进食或服药,仍无济于事,甚至加重。
3.3、体重减轻
以往胃病发作,对食欲、体力、体重无多大影响,而现在却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明显体重减轻等。
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体质及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营养的平衡;尽量避免频繁接触致癌物质;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可帮助防止癌变的发生,也要积极配合定时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经常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努力调整心态,缓解心理压力,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
剩菜最好不要反复熏蒸;养成定时进餐习惯,且睡前不宜饱餐,若有慢性胃溃疡病者,应少食多餐,改变饥一顿、饱一顿的不良习惯;吃饭不宜太快,以免增加胃的负担,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
1、大蒜
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发病率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显着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了亚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2、洋葱
我们在生活中的饮食中经常吃洋葱可以很好的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栎皮素的物质,为天然的抗癌物质。研究显示,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率也低了30%。
3、菌菇类
主要包括有冬菇、香菇、金针菇等以及木耳等。倘若在饮食上长进食这些食物有很好的抗癌作用,有防癌的功效。比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体,抗癌率非常高。
4、番茄
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番茄素以及胡箩卜素,而这些都是抗氧化剂,尤其是番茄素,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从而具有抗胃癌以及伉消化道癌的作用,同时对预防乳腺癌以及前列腺癌也是有很好效果的哦。
5、椰菜花
在椰菜花中最主要的防癌物质是微量元素钼,并且含量还相当丰富,可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合成,能起到抗癌防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