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经过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的结局有三种:得到彻底的缓解;得到部分控制,残留部分症状,社会功能受到部分损害;病情恶化,患者走向衰退和精神残疾。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等因素相关。急性起病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起病缓慢者;病程短者的预后好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初次发病者预后好于反复发作者;情感症状明显者好于情感平淡者。从不同类型来看,偏执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较好,单纯性预后最差。发病越早的患者,预后较差,老年期首发的精神分裂症预后较好。在接受治疗方面,依从性较好的患者预后要好于那些对于治疗不合作的患者。病钱人格相对完好者预后好于病前人格有明显缺陷者。
精神分裂症通常会使患者看起来和正常人的思维不一样,显得很奇奇怪怪的,那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主要有哪些表现呢?临床表现的主要形式有持续进行和间歇发作、或一经治疗后终生缓解三种情况。前者病程不断,精神症状日益加重。间歇发作者的病程,在精神症状急剧出现一定时间后,间隔以缓解期。缓解时,精神活动基本恢复正常,也可遗留一定的缺损。部分病例随着病程的进展,发作次数的增加,幻觉妄想等症状日益贫乏,系统的妄想变得片断,零碎,而精神衰退症状日益加重,逐渐成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此时病人言语内容贫乏,孤僻内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形成一种特殊的“痴呆”状态。
3.1、年龄:发病于15岁以前者,预后多较差,且衰退迅速易慢性化。
3.2、起病形式:隐袭起病,病期长或急性起病经治疗而旷日持久不能缓解者,常易致精神衰退。
3.3、诱发因素:精神分裂症预后效果还与发病原因有关。起病时无明显的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作为诱因者,预后较差。
3.4、病前性格:病前性格孤僻不合群,或具有分裂性人格,如孤僻退缩、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缺乏进取心敏感害怕、性格怪僻、适应能力差的人患病后可迅速走向衰退和慢性病程,预后差。
3.5、症状及病型:具有精神分裂症典型症状,如固定而持续的迫害妄想和偏执症状,或行为退缩,情感迟钝者预后不良;单纯型、青春型预后较差。
3.6、复发次数:复发次数愈多,精神分裂症预后获得良好缓解的可能性愈小。
3.7、治疗情况:及时、有效、系统地治疗及维持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情复发率,延缓精神衰退。
1、遗传:这个是精神分裂症较为常见的一个病发因素,如果家庭中有精神疾病的病史,那么血缘越亲,病发的机率也会越大。
2、外部环境压力的影响:现在的人尤其是在青年在社会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对事业生活上的要求更高,一旦自己的目标实现不了,就会造成拼命工作没有成就感和日常生活就没有愉悦感,时间长了就会在精神上积劳成疾,引发病症。
3、性格问题:性格偏激,固执,做事敏感多疑,喜欢嫉妒或责备别人,易躁易怒,情绪不定,时好时坏,常跟别人发生摩擦,口角。在工作和生 活中,自以为是,以自已为中心,不听别人意见,这类人更加的容易在遇到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更加的容易出现精神分裂。
4、性格引起的:性格是很重要的诱发因素,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多为性格孤僻、胆小、多疑、遇事犹豫、好思考、拘谨、兴趣贫乏类型的人,这类人更加的容易出现有时情绪非常高涨,对人特别热情,有时兴趣和热情均烟消云散,只有冷漠、乏味和孤独而导致病情发生。
1、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绝大部分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应作为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治疗时需足量、足疗程,并积极进行全病程治疗。
3、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药物选择考虑症状、副反应、个体耐受性,同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和可获得性。
4、药物的剂量应个体化,并随不同的治疗阶段进行调整。
5、患者会面临心理和社会问题,是疾病表现的一部分,也是病后的心理应激反应,通常要进行心理社会的干预。
6、家庭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属需要了解疾病知识,支持患者治疗,帮助选择正确的治疗途径。
7、精神分裂症治疗是长期治疗,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防止反复发作,维持病情的长期稳定。
8、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治疗联盟,共同应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