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高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子宫肌瘤,喝茶
2017-11-17阅读:979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子宫肌瘤可以喝茶吗
二、子宫肌瘤如何预防
三、子宫肌瘤食疗方

子宫肌瘤可以喝茶吗

1、子宫肌瘤可以喝茶吗

患上子宫肌瘤后是可以喝茶,喝茶对子宫肌瘤是不会产生影响的。

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

所以广大女性朋友多喝绿茶可以有效预防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可以喝茶吗

2、子宫肌瘤的病因

根据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表明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是促使肌瘤生长的主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生长激素(GH)与肌瘤生长亦有关,GH能协同雌激素促进有丝分裂而促进肌瘤生长,并推测人胎盘催乳素(HPL)也能协同雌激素促有丝分裂作用,认为妊娠期子宫肌瘤生长加速除与妊娠期高激素环境有关外,可能HPL也参加了作用。

此外卵巢功能、激素代谢均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调节,故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的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因子宫肌瘤多见于育龄、丧偶及性生活不协调的妇女。长期性生活失调而引起盆腔慢性充血也可能是诱发子宫肌瘤的原因之一。

3、子宫肌瘤的体征

腹部检查: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或较大宫底部浆膜下肌瘤,可在耻骨联合上方或下腹部正中扪及包块,实性,无压痛,若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则肿块之外形呈不规则状。子宫肌瘤可以喝茶吗

盆腔检查:妇科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子宫呈不同程度增大,欠规则,子宫表面有不规则突起,呈实性,若有变性则质地较软。妇科检查时子宫肌瘤的体征根据其不同类型而异,带蒂浆膜下肌瘤若蒂较长,于宫旁可扪及实质性包块,活动自如,此种情况易与卵巢肿瘤混淆。黏膜下肌瘤下降至宫颈管口处,宫口松,检查者手指伸入宫颈口内可触及光滑球形的瘤体,若已脱出于宫颈口外则可见到肿瘤,表面呈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较大的宫颈肌瘤可使宫颈移位及变形,宫颈可被展平或上移至耻骨联合后方。

子宫肌瘤如何预防

1、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外阴清洁可以有效的预防妇科疾病出现,从根本上杜绝病菌的侵入,尤其是在经期、人流后等特殊时期,采取特殊的保护,可以有效的预防子宫肌瘤出现。

2、控制性生活

任何事情都要适量,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过少或者过多都不利于健康,需要注意女性的性生活过多,往往比一般女性患子宫肌瘤的概率大。鉴于这个原因,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控制性生活次数,不要过度沉浸在性欲中,同时杜绝不洁性生活,避免性伴侣过多引发妇科疾病。子宫肌瘤可以喝茶吗

子宫肌瘤食疗方

1、苏芎猪肉汤

配料:苏木12克,川芎10克,香附6克,黑木耳30克,穿山甲片3克,猪肉250克。

制法:黑木耳,水发,洗净;猪肉,切块,焯水去浮沫;苏木、川芎、香附、穿山甲,用纱布包后扎紧。将药包、猪肉、黑木耳等一并放锅中,加水、盐、料酒,煮沸后,改小火炖30分钟,加入味精调匀,即可食用。

功能:活血祛淤,理气调冲。本膳用苏木、川芎,活血化淤;香附,疏肝理气;黑木耳,补肾;穿山甲,散结破坚;猪肉,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该汤以活血化淤为主,合以补虚填精益肾的食物,不单美味,且具攻而不伐的功效。

2、米仁丹参粥

配料:生米仁30克,丹参15克,糯米150克。

制法:先将丹参加水,煎30分钟,取汁去渣。米仁洗净,糯米淘净,入锅中,加水及药汁,熬成粥,即可食用。

功能:活血祛淤,化浊利湿。本膳用米仁,渗湿清热,排毒消积,现代研究认为,其所含米仁脂有抗肿瘤的作用;丹参,活血化淤,通络调经,所含丹参酮、丹参甙等成分,有扩血管和改善血流动力的功能,而具消散积聚的作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