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与HLA-B27呈强关联。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眼、肺、肌肉、骨骼病变,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无。
脊柱。
无传染性。
青年男性。
风湿免疫科。
多数病人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为上背部、臀部及髋部呈间歇性钝痛,有僵硬感或坐骨神经痛。 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尤其在病情活动期间症状明显。还有些病人首先出现原因不明的虹膜炎,数年或数月后才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的典型表现。全身症状有疲劳、不适、厌食、体重减轻和低热。
周围型,其主要病机为肾虚脉阻,邪郁化热。此型病症起病突然,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是:髋、膝及踝疼痛,活动不利,甚则红肿灼热,腰脊僵硬或疼痛,伴低热,口苦心烦,目赤涩痛,胸脘痞满,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濡数或沉弦细数。
迁延型,其主要病机为肝肾不足,瘀血痹阻,筋骨失养。此类型的病症常易反复或久病不愈,病人常出现的症状有:腰背疼痛,痛及颈项,脊柱强直或驼背畸形,胸扩不张,心悸气短,胯膝疼痛,活动不利,后期甚至骨枯形羸,肉萎筋缩,佝偻残疾,常伴心烦失眠,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少或舌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数或沉弦涩。
中枢型,其主要病机为肾虚督寒、邪阻络脉。此类型的养病往往起病隐匿,患者常出现的症状为:骶部疼痛,晨起腰背僵硬,俯仰及转侧困难,畏寒喜暖,活动或遇温痛减,四肢无力,纳呆消瘦,男子兼阴囊寒冷,女子白带寒滑,舌淡、苔薄或白腻,脉沉弦或尺脉沉弦细弱。
虽然有多种重要理论,但目前AS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首先,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虽然已经肯定HLA-B27和本病的发病机制有直接关系,但其病理生理作用还不明了,而且非MHC基因也和本病的发病风险相关。其次,软骨似乎是异常免疫反应的重要靶组织。第三,伴有TNF-α过度表达的细胞因子失调,以及炎性肠炎是本病的突出特点。第四,有证据表明,骨形成蛋白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作用。
1、病史特点 根据病史,有下列表现时应考虑炎症性脊柱病:
(1)腰背部不适隐约性出现。
(2)年龄<40岁。
(3)持续3个月以上。
(4)清晨时僵硬。
(5)活动后症状有所改善。
有上述病史,X线片有骶髂关节炎征象,即证实为脊柱病;进一步排除银屑病,炎症性肠病或Reiter综合征关节炎,即可作出原发性AS的诊断,而不要等到脊柱明显强直时才明确诊断。
2、常用的AS临床诊断标准
(1)罗马标准(1963):
①腰痛和腰僵3个月以上,休息也不缓解。
②胸部疼痛和僵硬感。
③腰椎活动受限。
④胸廓扩张活动受限。
⑤虹膜炎的历史,现象或后遗症。
有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以上临床标准之一,即可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存在。
(2)纽约标准(1984年修订):
①各方面的腰椎活动受限(前屈,后伸,侧屈)。
②胸腰段或腰椎过去痛过,现在仍痛。
③在第4肋间测量,胸廓扩张活动度等于或小于2.5cm。
肯定性脊柱炎成立:3~4度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至少一条临床指标;3~4度单侧或2度双侧骶髂关节炎加上第1或第2,第3个临床指标。
可能性脊柱炎成立:仅有3~4度双侧骶髂关节炎而无临床指标。
以上两个诊断标准都强调了腰痛,腰椎活动受限,胸痛,胸廓活动受限和骶髂关节炎在诊断上的重要性,掌握上述要点,本病是不难诊断的,青年男性出现腰僵,腰痛休息后不能缓解者,应怀疑本病,需及时拍摄高质量的骨盆正位X线片,不少学者认为,有腰痛加双侧骶髂关节炎(X线表现),即可诊为本病。
肺部发生病变、虹膜炎、心脏会产生病变、骨质疏松。
平时注意预防范风寒,潮湿等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身体虚弱的时候,当季节变化,气候剧变的时候,要及时增减衣服;夏日酷暑或炎夏分娩,不可挡风而卧;居处潮湿或梅雨季节,晴天宜经常暴晒,以祛潮气,天晴时更宜打开窗户,以通风去湿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风,防寒,去湿,截其来路,是预防调养之良策。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采手术治疗的方法,比如说我们是持续了严重的脊柱畸形的情况,还有就是脊柱驼背的现象,这种比较严重的情况,我们是可以等到病情稳定后做矫正手术的。腰椎畸形者可行脊椎截骨术矫正驼背。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症,还可以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一般采用的药物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除此之外还可以用生物制剂,用物理治疗的方法,如热水浴、水盆浴都是可以改善我们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减少疼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