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米别名鸡头米、鸡头莲、刺莲等。是我国较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芡实米是一种常用中药材。
鸡头米、鸡头
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
甘、涩,平。归脾、肾经。
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
生于池沼湖泊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台湾、广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云南及贵州等地。主产江苏、湖南、湖北、山东。此外,福建、河北、河南、江西、浙江、四川等地亦产。
种子含多量淀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物32克,粗纤维0.4克,灰分0.5克,钙9毫克,磷110毫克,铁0.4毫克,硫胺素0.40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坏血酸6毫克,胡萝卜素微量。
补中益气,滋养强身,固肾涩精,健脾止泻。
凡外感前后、疟疾疳痔、气郁痞胀、尿赤便秘、消化不良及妇女生产后瘀阻腹痛等情况,都不适合服用。
现芡实商品多用机器脱壳,其商品多有破碎,大部分地区用此法加工。手工加工商品有二类(均主产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湖泊水域)。
北芡实:系用刀将种子外壳劈开,簸去外壳者,习称“刀芡”或“北芡”,其果实呈半圆。又有白皮和红皮之分,白皮为优。
圆芡:系江苏镇江一带加工的整个芡实,多已除去内种皮,全体呈白色,有“苏芡实”之称。此品又有2种,认为安徽洪泽湖一带所产为“池芡”,其粒稍大,肉质较硬;苏南一带所产为“南塘芡”,其粒较小,质糯而质佳。两种均运至镇江加工。
1、治梦遗漏精:鸡头肉末、莲花蕊末、龙骨(别研)、乌梅肉(焙干取末)各一两。上件煮山药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粒,温酒、盐汤任下,空心。(《杨氏家藏方》玉锁丹)
2、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
3、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摘元方》分清丸)
4、治老幼脾肾虚热及久痢:芡实、山药、茯苓、白术、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各四两,人参一两。俱炒燥为末,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5、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6、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亦可适量煮粥食。
以颗粒饱满均匀、断面粉性足、无碎末及皮壳者为佳。
应与暴晒后,带热密封保存,并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以防蛀、防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