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雷神崇拜是道教雷法实行的信仰基础。从对雷神崇拜演变的历史图景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雷神崇拜以及由雷神崇拜本身所透露出的……
雷神崇拜是道教雷法实行的信仰基础。从对雷神崇拜演变的历史图景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雷神崇拜以及由雷神崇拜本身所透露出的传统中国人具有的心理状态与思维模式,是后来道教构建雷法体系的潜在渊源。崇拜的产生,源于先民对自然界雷电现象的“畏惧”。然而,在雷神形象的历史演变中,世人对雷神形象的塑造有典型的人格化倾向。此后,道教沿用了民间社会的这一人格化方式,构想了可供道士召遣役使的庞杂的雷部诸神系统。随着雷部诸神体系的建立,世人的心理也完成了由“畏惧”雷神,心生敬畏,并向“策役”雷神,济物利人的转变。
一、雷神形象的历史演变及其人格化历程
(1)作为全球性信仰的雷神崇拜
对雷神的崇拜,乃是一种古老的,且具有全球性的文化现象。费尔巴哈对此曾有精辟的论断:“甚至在开化的民族中,最高的神明也是足以激起人最大怖畏的自然现象之人格化者,就是迅雷疾电之神。有些民族除了‘雷一字之外,没有其他字眼来表示神。”并且认为:“连天才的希腊人也干脆地把最高之神叫做雷神。那个Thor 或Donar ,即雷神,在古代日耳曼人,至少北方日耳曼人,以及芬兰人和列多尼人中,也是最老的最尊的最受普遍崇拜的神。”①
对雷神的崇拜,首先可以表现在人们往往将雷与天帝以及人的诞生紧密相连。维柯在其巨著《新科学》中,认为雷神与宙斯是一回事:“拉丁人首先根据雷吼声把天帝叫做‘幼斯(Ious ),希腊人根据雷电声把天帝叫做‘宙斯(Zeus )”②。而在印第安人的眼中,雷神是被作为创造人类的始祖神来看待的。他们盛传着这样的故事:当闪电把天空划破时,鲜血从天上滚下,掉在森林的树叶上,于是就有了人的产生③。其次,在众多的雷神神话中,人们往往将雷神与鸟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在美洲、非洲都有雷鸟(Thunder--bird )的传说。人们认为雷是一种鸟,它拍翅的声音就是雷声④。而中国人也认为雷神具有鸟嘴、鸟爪和翅膀。可见,由于雷来自于空中,人类就很自然的将之与翱翔于天空的鸟类联系在一起了。人们还通过祭祀雷电来表达对雷神的崇拜,在我国北方流行的萨满教中,也保存有一套完整的祭雷的法术,萨满们在进行此类祭祀时,往往要使用弓箭和木棰,而这些弓箭和木棰就是用雷震木制成的⑤。最后,雷神崇拜的产生有时常伴随着与雷电有关的禁忌的出现,如,我国的北方民族禁食雷击死的动物;蒙古人往往将被雷击死的人送往远处掩埋。而一些北方的民族甚至认为,被雷击过的地方是禁区,人与动物均不可入内⑥。
(2)雷兽、雷师与雷王:雷神的人格化之路
中国人对雷神的崇拜由来已久。在雷神形象演变历程的背后所彰显出的古人原始思维模式,有着深刻的意味,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心理特征。雷神形象的演变,虽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始终以雷神自然属性的消退,以及雷神人格化的上升为其内在理路。雷神形象的人格化,成为此后道教雷法体系构造可召遣的将班的理论渊源。
在历史上,雷神的人格化首先体现在其形象由兽形向半人半兽形再向人形的逐次递变。兽形,是雷神的早期形象。《山海经》中雷神形象基本上以兽形为主。
此后,雷神的形象逐渐演化为半人半兽形,而这一人兽相交杂的形象常表现为“龙身而人头”或“豕(猪)首而鳞身”。如《山海经》中:“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⑦在民间传说中,有一种说法认为雷神是黄帝的大臣雷公所化,在《历代神仙通鉴》里记载了黄帝与雷公的一次出游:“至一泽边,雷公下车,自往掬水解渴,忽翻入泽底。帝急令人捞救,崖上但闻泽中震声如雷,其人奔起曰:‘直没至底,见雷公已化为神,龙身而人颊,自鼓其腹而鸣。”显然,这两处的雷神形象综合了龙与人的特征。而“豕(猪)首而鳞身”的雷神,在明朝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荟》中则屡屡出现。
而到了明清之际,又出现了“状若力士”,“脸赤如猴”的雷神,这种雷神:
“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颌长而锐,足如鹰,而爪更厉,左手执楔,右手持槌,作欲击状。自顶至傍,环悬连鼓五个,左足盘蹑一鼓。”⑧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雷神的形象已更趋丰满,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人们不仅赋予雷神以双翅,还给他装备了“楔”、“斧”一类的武器。此后,雷神的形象基本以此为模板,这种形象几乎成了雷神的“标准像”⑨。
随着历史的推进,人们又赋予了雷神形象更多的人的因素,于是,就有了“雷王”的出现。广东雷州半岛的雷神庙,在宋元之时曾被朝廷封为“威德昭显王”。我们可以在清人的著述中,看到雷王庙中极具世俗王者气象的雷神形象:“雷神端冕而绯,左右列侍天将——堂庑两侧又有雷神十二躯,以应十二方位,及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像。”⑩
在雷神由兽形向半人半兽形的演变过程中,有一些现象值得注意。首先,先民在构想雷神的形象时,往往将之赋予鸟类的一些特征。其次,在早期人类的想象世界中,往往又将雷神与天鼓联系起来,认为雷的隆隆之音出自天鼓,如:“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11)显而易见,这时的天鼓是作为雷神身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其后,由于雷神的人格化,天鼓便脱离了雷神的身体,成为了雷神司雷时役使的工具,而且往往被雷神踏于脚下。
雷神形象的演变轨迹蕴涵着雷神的人格化历程,雷神名号的变化同样也是雷神人格化的征兆。在中国古代,人们有将雷神称为“雷兽”者,其后,随着雷神人格化进程的演进,雷神又有了“雷公”、“雷师”、“雷王”等称呼(12)。“雷公”,是民间对雷神的一种最为普遍的称呼。“雷公”这一称呼,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远游》:“左雨师使径侍兮,右雷公以为卫。”在这一文中,屈原将雷公与雨师等自然神等量齐观。而清人姚福均在《铸鼎余闻》中,则认为雷神是一星神:“《开元占经·石氏中官占》引石氏云:五车东南星名曰司空,其神名曰雷公。”(13)明代都印的《三余赘笔》从易学的角度对“雷公”一说进行了精辟的解释:“《易》:震为雷,为长男阳也。而雷出天之阳气,故云公。”这一说法显然受到传统哲学中元气论以及阴阳学说的影响。在都印看来,雷乃是出于“天之阳气”,而阳气又常常与威猛的男性联系在一起,所以唤雷为“公”,顺理成章。
“雷师”也是民间对雷神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称呼,屈原的《楚辞·离骚》对雷师也有所记载:“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继姚福均之后,黄斐默在其《集说诠真》里,引《文献通考》所载,以为雷师宜与雨师、风伯同祀一坛:“《文献通考》载天宝五年诏曰:发生振蛰,雷为其始。今雨师、风伯,久列于常祀,惟此振雷,未登于群望。其已后每祀雨师,宜以雷师同坛。”(14)天宝五年,朝廷下诏将雷神与雨师、风伯同坛祭祀。随着雷神跻身于国家的正祀之列,雷神的地位得到了提高,雷师的观念也日趋深入民心。
民间还将雷神称为“雷州雷王”。“雷州雷王”的出现是雷神人格化的极致。所谓“雷州”即是今广东省的雷州半岛,此处气候湿热,常有雷电发生,故有“雷州”之称。唐宋之时,老百姓常常可以在这一地区发现许多的石斧、石楔,人们往往将之视为天上雷神遗下的雷斧、雷楔(15),在当地还建有诸多的祠宇来祭祀雷神。在雷州,关于雷神陈文玉的传说成为雷州雷王源起故事的经典。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以及清人姚福均的《铸鼎余闻》和清人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都记载有陈文玉的故事(16)。在这些记载中,故事的情节大体一致:南朝陈天建(一说太建)初,雷州民陈氏(一说其名曰火共),外出打猎,获取一卵,并将之携带回家。一日,霹雳而开,从卵中生一子,并有文在手,左手曰“雷”,右手曰“州”。待其长成后,名之曰“文玉”,乡人都叫他雷种。后来,陈文玉当上了雷州的刺使,且颇有政绩。陈文玉死后,还常常显灵,于是州人就建庙祀之。宋、元时期,朝廷对雷神庙屡次封爵,曾有庙号“显震”、“灵震”及“威化”。明朝时,于上元之时祭祀雷神成为定制,并规定每年的二月,地方官员到雷神庙为雷神开印,八月再为之封印。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即雷神诞辰日,州人还要供雷鼓以酬雷神。
雷神陈文玉成长于民间,不仅享有民众的祭拜,更接受朝廷的敕封,就连地方官员也为之开印、封印。在洪迈的《夷坚志》中,“雷州雷王”则成了民间乞求施与雨水的对象。早期对于雷神的称呼虽然有所差别,但是雷神始终只是一个单独的神,雷部诸神还未出现。此后,道教沿着雷神人格化的思路,构造了以“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为主神的一系列雷部诸神,并以此作为雷法实行的信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