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冬天坐月子要注意什么?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刚生产完的新妈妈,一点小风小寒就会感觉寒冷,做好保暖更利于产后身体恢复。那么妈妈们冬天坐月子要注意什么?冬天坐月子要注意以下三点。
冬天坐月子注意三大点 跟寒冷说拜拜
寒冷的冬季已经来临,产妇在冬天坐月子更要注意保暖,月子坐不好,对产后恢复有很大影响,所有在衣食住上也要特别的注意和对待。产后把握以下这几个方面让你度过一个暖洋洋的月子恢复期。
注意一:衣
衣裤要择宽松、柔软舒适的全棉或毛布料长衣长裤,有很好的保暖性和透气性,可以选择一些鲜艳活泼的颜色,可以帮助产妇保持心情愉悦和对宝宝视觉发育也有良 好的刺激。内衣也要选择纯棉面料,防止感染和过敏,可穿着有收身效果的内裤和产后束身裤,可帮助子宫位置复原和产后修身。
产妇产后身体比较虚弱,非常容易出虚汗,衣服常常被汗水浸透,所有每日都要更换内衣裤。浸湿的衣服要及时更换,以防受凉感冒。洗后的衣物最好在阳光下曝晒以达到除菌效果。
不要忽视脚下的温度,“寒从脚底生”而且肾经处于脚根部,所以产后一定要穿上厚实一点的棉袜,月子鞋要包上脚后跟,鞋厚厚实,穿着柔软并且有很好的保暖性。在床边可以准备一件睡袍,半夜起来喂奶或者上厕所的时候要及时穿上,避免受寒。
注意二:食
坐月子应吃些营养高、热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产后多虚多瘀,要禁食生冷、寒凉的东西。生冷多伤胃,寒凉 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产后失血伤津,冬季多阴虚内热,所以葱、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热的食物应忌食,以免引起便秘、痔疮等 不适,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肠胃功能。
忌食生冷不代表不能吃蔬菜和水果,适当吃些蔬菜水果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 C 和纤维素,还可以促进产妇食欲,帮助消化及排便,防止便秘的发生。有些产妇体质虚寒,可以把水果切块后,用水稍煮一下后再食用。
月子期间,不要忘记补钙。冬季坐月子不可能开窗晒太阳,不利于钙的合成和利用。如果妈妈体内缺钙严重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引起小腿抽 筋,下肢浮肿,腰背酸痛,牙齿松动,倦怠乏力等,重者会导致身材变矮、骨盆变形。产后妈妈还要担负哺育婴儿的重任,妈妈缺钙会减少母乳喂养婴儿钙的摄取, 影响婴儿牙齿、头发和骨骼的正常发育。哺乳期一旦母体钙代谢出现负平衡,而产后又不注意补钙,不良状况可延续到分娩后2 年,对孩子的影响更加深远。
注意三:住
冬季室内环境要保持温暖、湿润、清新。冬季“坐月子”的重点是要保暖。室内温度以20℃~ 25℃为宜,切忌忽高忽低。南方没有暖气,可以采用空调和电暖气等设备来保持室内温度;而对于气候干燥的北方来说,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较为便捷的增湿方 法就是购买一台加湿器,如果同时还具备除菌功能就更好了,或者在室内放一盆水,或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湿拖把每天拖几次地板来增加湿度(但是后两种做法要 注意不要让产妇在下床时滑倒)。
除了温度和湿度要适宜,还要保持室内的空气要清新。每天保证开窗换气 2 次(上、下午各一次),每次 15 ~ 20 分钟。换气时,先将新妈妈和小宝宝转移到另一个房间。通风换气后,待该房间恢复到适宜温度后,再让产妇和小宝宝回来。
新妈妈和宝宝所在的房间最好能够有充足的阳光,这样会让新妈妈感到心情舒畅,并且有利于观察宝宝的一些变化。另外,室内的盆花不宜过多。因为在光照适度的时候,室内的绿色植物就像一个天然氧吧;而光照不足时植物则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新妈妈被子要保暖但不能太厚,应选用棉质或麻质等轻柔透气的床上用品。每1~2周换洗、曝晒一次。为了保护产妇的腰骨、避免腰痛,不宜睡太软的床,尤其是剖宫产的新妈妈应选择侧卧位或半坐卧位,以缓解腹部伤口和子宫收缩疼痛。
坐月子6大误区
1、门窗紧闭。不少人以为产妇怕风,风是“产后风”(指产褥热)的祸首,因而将产妇房屋的门窗紧闭,产妇则裹头扎腿,严防风袭。专家提示:如果室内卫生环境差、空气混浊,很容易使产妇、婴儿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坐月子期间,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越晚下床越好。产后及早下床活动不仅有利于下肢血液流速增快和恶露排出,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锻炼,早日恢复原来的收缩力,从而保护子宫、直肠和膀胱等器官。一般情况下,产后24小时就可在床上靠着坐起来,第3天便可下床行走。
3、菜越淡越好。由于产后出汗较多,乳腺分泌旺盛,产妇体内容易缺水和盐,因此应适量补充盐分。
4、不能洗头洗澡。产妇分娩时大量出汗,产后也常出汗,加上恶露不断排出和乳汁分泌,身体更易让病原体侵入,因此产后讲究个人卫生是十分重要的。顺产后两三天就可洗澡,但宜采用淋浴,不宜洗盆浴。
5、鸡蛋吃得越多越好。鸡蛋的营养丰富,也容易消化,适合产妇食用。但有些产妇一天吃一二十个,不但吸收不了,还会影响对其他食物的摄取,因此一般产后每天吃两三个鸡蛋就足够了。
6、产后24小时“开奶”。开奶越早越好,因为婴儿吸吮乳头既可以促进乳腺分泌乳汁,又有利于子宫收缩,使子宫早日恢复,同时,新生儿也能及早得到营养丰富的初乳,可谓“一举三得”。一般情况下,产后30分钟即可哺乳。
冬天坐月子要注意什么?以上就是冬天坐月子需要注意的事项。坐月子是女人的第二次发育,因此产后坐月子对女人来说十分重要。若能好好调理的话,妈妈的身体会比孕前更健康;但若没好好调理的话,那将是终身的病根。那么产妇如何科学坐月子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
产妇如何科学坐月子?
说到坐月子,要注意的事项特别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受寒。那么除了这点外,你还知道产妇坐月子要注意些什么吗?下面将为你介绍产妇科学坐月子的办法:
1、好的心情更利于恢复
产后的女性,由于生理上的变化,精神比较脆弱,加之压力增大,有可能发生产后抑郁症。因此,一定要在家里保持欢乐的气氛,尤其是丈夫应该多体谅妻子,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给予支持。
2、休息要充足。
休息是坐月子的头等大事。产后一定要在家里静养,注意睡眠,不要让自己再疲劳,但绝不要整月躺在床上。通常,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二天,你就应该下地走动。
3、饮食要营养均衡
产后的前几天,你的身体非常虚弱,既要恢复自身的生理功能,同时还要哺乳,因此,你需要充分地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同时还要估计你尚未完全恢复的肠胃功能。
4、杜绝性生活
女性的生殖器官经过妊娠和分娩的变化的创伤,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产妇身体的全面恢复需要56天。正常分娩56天后,才能开始性生活,而且最好是月经恢复后再开始性生活。产钳及缝合术者,在伤口愈合,疤痕形成后才能开始性生活;若是剖腹产,那就至少要等到三个月以后了。
5、注意子宫恢复情况
产后要注意观察子宫的恢复情况,也就是要观察恶露的颜色由红变白,数量由多渐少,由血腥味到无味,一般一个月后应排净,若恶露不净或出现异常,就要及时看医生。要记得在产后6-8周后去医院做产后检查。
南北方月子饮食大盘点
南方月子饮食
酒酿蛋:米酒几乎是所有南方女人月子里的当家补品。酒酿营养丰富,含糖、有机酸、维生素B1、B2等,可益气、活血、散结、消肿,非常适合哺乳期妇女通利乳汁。加入的红枣和红糖,又是补血的佳品。
红枣炒米茶:红枣(约10颗)、枸杞、黄芪、党参、东北大米各抓一把。把锅烧热,把东北大米放入翻炒,炒至微黄色时加入两大碗水,移入汤煲,加入红枣、枸杞、黄芪和党参,煮沸后改中火再滚一个小时即成。
红枣有补脾和胃、养心安神、补血之效。而炒米有暖胃作用,可帮助新妈咪更好吸收。福建和海南都有产妇不能喝白开水的禁忌,福建要以党参炖龙眼干当水喝,这样有除湿袪风的效果。海南则是喝黑豆水,把黑豆煮水,加入红糖当水喝。
北方月子饮食
小米粥:五谷中的小米,是女人产后最佳的补品,中医说“糜粥自养”。熬小米粥时,千万别把上面那层粥油(粥上那层皮)撇掉,这是小米最精华的部分,可益气健脾,还可以治小孩腹泻。
烤馒头片:烤馒头片对调理脾胃有益。虚寒性胃溃疡少吃药,回家天天吃烤馒头片,一年就见效。因为馒头是小麦做的,温性,再把它烤了,就是加了火力了,温性就更大了,这对脾胃虚寒很好,调理脾胃重在养不在治。
阿胶大枣羹:山东女人一生都离不开阿胶,月子里更是少不了这大补之品。产妇每天早晨吃两三汤匙阿胶大枣羹,补身又下奶。
材料包括:半斤阿胶,两斤大枣,一斤核桃,一斤冰糖。做法很简单,将核桃除皮留仁,捣烂后备用,将大枣洗净,兑适量水放锅内煮烂,用干净纱布滤去皮核,置入另一锅内,放入冰糖、核桃仁文火炖之。同时,将阿胶放碗内上屉蒸烊化后,加在大枣、阿胶锅内熬成羹即成。这款药羹有补气血、调脾胃、润燥滋阴作用,尤其适合冬天生孩子的产妇吃。
小编导读:生化汤是一剂止血的方药,能够起到化瘀生新,温经止痛的效果,主治产后瘀血腹痛、恶露不行、小腹冷痛等症状。很多地区都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那么产后妈咪应该怎样服用生化汤呢?……
“生化汤”在中国是一帖不退流行的产后药补方,出自清代萧埙所著的《女科经纶》一书,书中记载:“产后气血暴虚,理当大补,但恶露未尽,用补恐致滞血,惟生化汤行中有补,能生又能化,真万全之剂也。”生化汤的主要作用为增加子宫收缩、促进恶露排出,为传统产后补体养身的妙方。
生化汤顾名思义乃“生”新血、“化”瘀,主要功能为排除恶露、调节子宫收缩、帮助子宫复旧、减少宫缩腹痛、防止产褥感染,产后第三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帖,自然产连服十帖,剖腹产在排气后连服七帖,一般来说,除非是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大出血或伤口感染情况,才禁止服用生化汤,所有产妇皆可服用生化汤,如果产妇有发热、感染情况,必须先暂停服用生化汤,请中医师诊断后再决定生化汤方中加减何种药材。
生化汤不只能促进子宫收缩,生化汤的加减方具有很多用途,如产后血晕血瘀,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疼痛、唇舌发紫、脉涩,治疗以生化汤加减 ( 当归、川芎、桃仁、黑姜、丹蔘、荆芥、大枣 ) ,元气虚者,可加黄耆、山药、党蔘,恶露排出不尽,新血不生者,可加益母草;产妇元气虚、血崩血晕、形色俱脱者生化汤加人参;产后有血块、下腹痛,生化汤加肉桂、红花,散块止痛;产后失血,心神失守、语无伦次,生化汤加茯神、枣仁、远志;产后大便日久不通,因血少肠燥故也,宜服生化汤。
生化汤虽然是一帖良方,但是也不可滥用、错用、混用,现在听过很多吃生化汤吃出问题的案例,都是因为使用方法错误造成的,不能完全归咎于药方出问题。
在产妇住院后,亲友常带来些药膳、补品、鸡精等,让产妇养生、补身,这些所谓的补品中可能含有中药成份,一般人都会忽略这一点,同时服用补品、西药、生化汤等,无意间将中西医药并服,相互作用下易发生问题,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产后生化汤与西医开予子宫收缩药物合用,两种药物都是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恶露排出,同时服用容易造成产后大出血,或恶露却越来越多,且颜色鲜红,另外也曾听过服用生化汤产生许多不良的状况,如子宫收缩不良、伤口瘀肿疼痛高血压等,还有产妇产后体力不足,素体瘦弱、虚弱,服用生化汤后承受不了强烈的子宫收缩,造成体力耗损、下腹疼痛、大出血等等。
其实,生化汤毕竟也是一帖“药”,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每个人体质、症状都有不尽相同,用同样一副药帖也必须针对个人来调整、加减药方,所以产妇在要服用生化汤前,依照中医师针对个人体质、特殊症状开生化汤之加减方,会更为安全又有效。
本省烹煮生化汤习惯加入料理米酒,其实酒在生化汤中当作引药的角色,没有加酒的生化汤也同样有促进子收缩的效果,曾经看过一篇有关生化汤的实验研究,加入酒的生化汤其收缩子宫的效果是没有加酒的 1.5 倍,所以体质虚弱的产妇生化汤中最好少加点酒,避免身体负荷不了;也有许多产妇在坐月子期间,感觉很燥热口干、没有胃口、头晕、上火,也都是酒精引起的问题,所以在月子期间的食物中,酒的份量要拿捏得宜,不是加的越多就越好,另外,是否要加人参这一味药?在《傅青主女科》中生化汤的本方没有人参这味药材,人参大补肺中元气,还有泻火、健脾补肺、明目、开心、益智、添精神、定惊悸、除烦渴、通血脉,破坚积,大补之良品,在我的经验中,体质虚者适合使用。
坐月子服用生化汤要注意避免过量,或是滥用、错用、混用,都会降低效果,把握“重质不重量”的原则最重要。
生化汤
出处:《傅青主女科》
作法: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十四粒 ( 去皮尖,研磨 ) 、干姜五分、炙甘草 ( 五分 ) ,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注意:生化汤有促进子宫收缩的功能,服用之后会有子宫收缩及红色恶露一点一点下来,切忌服用过多反而易造成产后大出血。
效果:顾名思义生化汤功能为“生新血、化瘀血”,当归补血活血为主药,辅以川芎行气活血,桃仁专于去瘀,甘草和中,有便秘烦渴等症,可多服生化汤,促进津液消渴顺畅。
当归:性甘味辛温,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功效。
川芎:性温味甘,具有活血行气、袪风止痛功效。
桃仁:性平味辛,有活血袪瘀、润肠通便等作用。
干姜:味苦涩,性温,入肝、脾经,辛温可增行血气之力,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之效。
炙甘草:味甘,有补中益气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