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除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外,其余均为RNA病毒。己型肝炎曾有报道,但至今病原分离未成功。近年报道,属于黄病毒的庚肝病毒和单链DNA的输血传播病毒(TTV)与人类肝炎的关系尚存在争议。
1、病毒性肝炎会使患者引起不良症状:一般情况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病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症状,如乏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胀痛等,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症状表现。
2、病毒性肝炎会造成肝功能异常:对于病毒性肝炎来说,由于体内存在病毒,病毒会不断侵袭攻击肝细胞,从而导致大量肝细胞死亡,使肝脏发生炎症,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偏高,肝功能出现异常。而且,如果患者的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越高,说明患者的肝脏受损越严重。
3、病毒性肝炎会形成肝硬化、肝癌:病毒性肝炎是引发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如果病毒性肝炎患者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给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1、免疫力低下人群
各个年龄阶段机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是患有病毒性肝炎的高发人群,由于病毒入侵机体,免疫力低下者不能够及时进行识别,消除肝炎病毒,导致机体感染并且携带了肝炎的病毒。
2、医护工作者
由于医护工作人员每天都可能直接接触到患有病毒性肝炎的群体的血液或是分泌物,因此,医护工作者是最直接接触到感染源的群体。
3、儿童
婴幼儿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当病毒性肝炎侵袭小儿机体时,不能够及时做出判断识别及清除病毒性肝炎,又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导致机体长期携带病毒感染源。
4、老年人群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老化,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逐步退化,免疫能力也随之下降。身体的内脏,尤其是肝脏功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肝脏的血流量逐步减少,肝脏具备的吸收、代谢、解毒的功效也随之减弱。必须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清除,因此,老年人也变成了容易患病毒性肝炎的人群了。
1、管理传染源。对急性甲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至传染性消失,慢性肝炎及无症状、HBV、HCV携带者应禁止献血及从事饮食幼托等工作,对HBV标志阳性肝病患者,要依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进行治疗和管理指导。
2、切断传播途径。甲、戊型肝炎重点防止粪-口传播,加强水源保护食品及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
3、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特别是主动免疫为预防肝炎的根本措施,然而有些肝炎病毒(如HCV)因基因异质性,迄今尚无可广泛应用的疫苗。甲肝疫苗已开始应用,乙肝疫苗已在我国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对HBsAg、HBe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于出生24小时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同时接种一次乙肝疫苗,于出生后1个月再注射HBIG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