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shigellosis),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转为慢性者,可能是未经及时正规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病原:痢疾杆菌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依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为A、B、C、D四群,即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及宋内痢疾杆菌。各型志贺菌死亡裂解后释放内毒素。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通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易反复感染。
流行特征:细菌性痢疾呈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多见。
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所有人都可能得细菌性痢疾,但幼儿及青壮年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中毒性菌痢比较容易发生于儿童。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得病多与身体的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一定关系,再加上得了菌痢后没有持久的免疫力,不同细菌菌群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和保护作用,所以经常会出现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的情况。
1、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滋生地,发动群众消灭苍蝇。
2、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对个体及饮食摊贩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3、对集体单位及托幼机构的炊事员、保育员应定期检查大便,做细菌培养。
4、加强卫生教育,人人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
5、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胃肠道抵抗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