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glandular cystitis)是一种较罕见的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残余胚胎的发展和膀胱黏膜上皮化生所致。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镜下血尿、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膀胱镜检查及活检,好发部位为三角区、膀胱颈部、尿道内口下方。镜下病变部位粘膜充血、米粒大小的透明囊性或乳头状隆起。
病理表现尿路上皮增生深及膜固有层以下形成Brunn巢,其内出现缝隙或形成分支状或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结构,与此同时存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临床症状复杂,有发展成膀胱腺癌的可能,亦可与腺癌并存,因此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学的重视。
1、胚胎残余的发展。胚胎学发生膀胱和直肠均来源于原始的泄殖腔。直肠从尿生殖膈分离时,可能有移位胚胎残余遗留,在一定情况下转化成腺成分。化生过程则由炎症所致,若进一步发展,可致腺性膀胱炎,也可以再发展成恶性病变。
2、移行上皮化生。正常的膀胱黏膜无腺体存在,当膀胱受到长期的感染、结石、梗阻或其他一些中毒因素的慢性刺激后,黏膜上皮先形成上皮芽,伴有上皮芽的移行上皮细胞向下增殖,它们挤压于黏膜固有层而形成移行上皮巢,即Brunns巢或腺,这种上皮巢可以逐渐成为囊性膀胱炎或分化为真正的腺体,成为腺性膀胱炎或发展为腺癌。
腺性膀胱炎的细胞巢和囊肿被认为是癌变前期的先兆。理由为:细胞巢和囊肿与上皮性肿瘤密切相关,如果肿瘤为多发时,这些病灶可介于中间区域;细胞巢和囊肿引起癌肿的病例已有报告;引起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也能引起细胞巢和囊肿增生变化。因此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有一定关系。
此病可合并黏膜白斑病、滤泡性膀胱炎和大泡性水肿,也常伴有非特异性感染。
尚不明确。
1、平日保持自身的清洁。
2、性生活前后若能排尿尽量排掉,不要有憋尿情况。
3、可尝试喝蔓越莓果汁,因为它具有减少细菌黏在泌尿道上的功效。
4、也可以大量喝水,以有效避免细菌入侵的可能性。
5、平时活动期间因保持每2-3个小时有一次的排尿习惯,此外更要注意添加维他命B群和乳酸菌等等,预防胜於治疗,只要平日多注意些,就可以减少得到膀胱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