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主要的症状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全身性疾病的影响
许多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都有厌食的表现,其中消化道疾病尤为明显,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肠炎、长期便秘等都可引起厌食。
2、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也可导致厌食。维生素A或维生素D中毒也表现有厌食。一些抗癌药物更容易引起厌食。
3、微量元素缺乏
锌缺乏常表现有厌食,某些内分泌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可表现厌食。
4、气候影响
如夏天炎热也是引起厌食的原因。
5、喂养不当
这是当前最突出的原因,城市尤为明显。原因是家庭经济改善、市场儿童食品供应增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乱吃零食,过食冷饮,乱给“营养食品”,一些高蛋白、高糖食品(如巧克力等),反使食欲下降。
6、神经性厌食
仅指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一类厌食。发病因素与临床表现如下:
6.1、急性精神刺激 如小儿受到强烈惊吓之后,精神萎靡、活动受抑制,食欲降低。这种厌食,往往时间不会太长,恐吓心理过去食欲也就会恢复。
6.2、亚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 离开亲人及熟悉的环境进入托儿所或其他新环境时,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食欲降低,有时饭后出现呕吐。家庭不幸或父母离异等。
6.3、错误教育的影响
6.3.1、家长对儿童要求过高,限制自由,阻止与其他儿童玩耍,或限制他想去的地方,影响其情绪,使食欲降低。
6.3.2、家长过分注意儿童进食,反复诱导或以威胁手段致反感而厌食。
6.4、顽固性神经性厌食 个别女孩神经性厌食可十分严重,病人极度消瘦,无力,与严重营养不良有类似之处。如体温偏低,怕冷,心率减慢,血压偏低,肢端发绀,年长女孩有闭经,贫血,并有维生素、蛋白质缺乏的特征。
1、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少对身体的危害
碳水化合物进食过少会导致口渴、食欲不振、恶心、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心烦、嗜睡、尿床、口臭、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血压下降、全身疼痛。
2、蛋白质摄入不足对身体的危害
当蛋白质摄入不足 特别是优质蛋白摄入不足时 小儿出现活动减少 精神倦怠 肌肉逐渐柔软无力 形体消瘦食欲减退生长发育迟缓 对疾病 抵抗力下降而很容易患各种感染 疾病 智力发育亦受影响严重者还可患“蛋白缺乏综合征”而出水肿、贫血、毛发脱落及皮色发红等严重症状。
3、脂肪摄入不足对身体的危害
3.2、膳食脂肪缺乏可以导致人体必需脂肪酸的缺乏最终会出现各种生理障碍。脂肪,如果缺了它,就会出现各种生理障碍。
3.3、脂肪对人体起着保护作用人体内一部分脂肪是用来作为人体的保护层和填充衬垫的,它像减震器一样,保护和固定一些重要器官免受机械摩擦和移位。在髓鞘神经纤维周围的脂肪具有绝缘作用,协助神经脉冲的传导。手掌、足掌、臀部都有脂肪作衬垫,使这些部位更好地承受压力。脂肪还是热的不良导体,皮下贮存充裕脂肪,阻碍体表散热,有助于抵御寒冷。皮下脂肪可使身体出现柔和的曲线。
3.4、食欲减退,脂肪有利于提高食品的香气和味道用油炸食品或炒菜甚至凉拌菜,也要浇上油,这样才能提高菜肴的风味。食品中产生香味的一些芳香物质,大多是脂溶性的。只有加入了油脂,这些香气才能保持。另外,脂肪能刺激唾液的分泌,使人未食而先垂涎三尺,可增加食欲。如果脂肪摄入不足可以导致食欲减退。
4、微生素摄入不足对身体的危害
指甲出现深刻明显的白线、头发枯干、皮肤粗糙、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情绪低落、失眠、对音响有过敏性反应、小腿有间歇性的酸痛、嘴角破裂溃烂、出现各种皮肤性疾病、手脚有灼热感、对光有过度敏感的反应、舌头红肿、口臭、口腔溃疡、嘴唇浮肿、头皮特多、口腔黏膜干燥、行动易失平衡、身体时有间歇性不定位置痛楚、手指及脚趾酸痛、伤口不易愈合、虚弱、牙齿出血、舌苔厚重。
3~6岁幼儿
1、合理喂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小抓起。
2、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要保持轻松愉快的进食情绪。
4、父母是孩子的好榜样。
5、积极治疗引起厌食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