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显着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
遗传因素(15%):
Slater等(1977)报道患者的一级亲属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也有人指出:至今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精神因素(20%):
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环境因素(25%):
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恐怖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焦虑的象征作用和取代作用的结果,条件反射和学习机理在本症发生中的作用是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性格特征(20%):
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恐惧发作时常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如紧张不安、失控感、心慌、出汗、颤抖、恶心、头昏、四肢无力、尿急、尿频等。
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
防治社交恐怖症,要从心理上去掉在社交中的自卑感,若带着消极的心理,常常会使自己不愿多说话,不愿多活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社交上不如别人,并不是什么都不如别人,要多想一想自己的长处,不习惯社交的人,尤其要去掉自卑感,树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只有这样,在心理上才能战胜消极,在待人接物中,变得主动,显得落落大方。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在心理上去掉“怕”字,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带有什么神秘的色彩,只不过是社会间人与人的交往与应酬,因此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习惯了。
防治社交恐怖症还要注意社交的形式,如社交前可带着明确的社交内容参加社交,心理上有了具体社交内容,就可以把注意力从自身转移到事物上,不致于过分紧张,初次社交可以在社交活动比较老练的人陪伴下,由陪伴者唱“主角”,自己唱“配角”,这样既可以学到别人的社交方式,又可以借以训练自己的社交能力,防止社交中出现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