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是一种真皮黑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不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色素沉着,亦可累及其他脏器,从而表现出一系列合并症。因1939年首先由日本医生太田(OTA)予以系统描述,故名。
可能与遗传有关,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期间,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移行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内而形成的病变。而有的研究认为可能不是黑素细胞的残留,而是一种与蓝痣类似的错构瘤或痣样损害。
1.影响心理、面部、颈部等明显位置的太田痣是无法遮掩的,他人的目光往往会让太田痣患儿的心灵备受打击,从而造成自卑的心理。
2.影响外观、太田痣十分影响外在形象,这已成为患儿治疗太田痣的第一大因素。太田痣大多长在面部、颈部和四肢等明显位置,颜色则分为为青色、红色、黑色等等。
3.影响健康、少数太田痣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往往会有恶性变化的可能。所以必须及早治疗。例如有些海绵样的增生过快,会造成肢体残缺,不只外貌不好看,还造成功能性障碍。甚至扩张速度太快时,会形成组织坏死,过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机能低下,出血不止。一部分长了毛的兽皮样黑痣,可能在后期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癌变,癌细胞转移后往往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太田痣多见于黄种人和黑种人,而白种人中少见。在日本,发病率据报道为0.89%,而国内的调查则显示为0.16%,低于日本的水平。太田痣多发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起病年龄自出生至80岁不等,而约55%的患者于出生后2年内发病,其余大部分于2-10岁时发病,青春期后发病者少。据一项调查显示:出生即发病者23.3%,0-1岁发病者25%,1-10岁占10.8%,11-20岁占36.2%,21-26岁占4.6%。可见太田痣的发病高峰有2个:婴儿期和青春期,这可能和垂体激素水平的波动有关。
太田痣和伊藤痣好发于有色人种, 如东方人及黑人。皮损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皮损的颜色因日晒、劳累、月经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变深扩大。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 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
尚无有效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