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型糖尿病吃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第一代的磺脲类药物,60年代发明了以格列本脲为代表的第二代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确切,副作用较少,单独用药可降低空腹血糖3.3-4.4mmol/L,降低糖基化血红蛋白(GHbA1c)1.5%-2.0%。
降血糖的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降糖的主要机制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是否具有胰腺外降糖作用尚有争议。
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防止低血糖发生,1-2周调整一次,直至达到良好血糖控制或最大剂量。值得注意的是最大推荐剂量的一半即可获得75%的最大降糖疗效,大剂量的磺脲类药物甚至可能导致血糖控制的恶化。避免两种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
2、一型糖尿病吃双胍类
其作用机理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肠内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输出,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主要有苯乙双胍和二甲双胍两种,苯乙双胍因其可引起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已很少使用。在二甲双胍应用时要注意避免在有低氧血症,如呼吸衰竭、严重的心力衰竭的情况下使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要避免使用。
3、一型糖尿病吃a-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理为在肠内与寡糖竞争与a-糖苷酶结合,从而抑制糖的吸收。主要用于餐后高血糖者。目前有拜糖平、卡搏平、倍欣。
4、一型糖尿病吃苯甲酸衍生物
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能快速短效促胰岛素分泌,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不会太高,适合餐后血糖高者。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两种。
5、一型糖尿病吃噻唑烷二酮类
为胰岛素增敏剂,作用于细胞核受体,调节细胞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善肝、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其副作用有肝损、水肿、肥胖。目前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制剂。
1、控制总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
摄入的热量能够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肥胖者必须减少热能摄入,消瘦者可适当增加热量达到增加体重。
2、供给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目前主张不要过严地控制碳水化合物,糖类应占总热能的60%左右,每日进食量可在250克~300克,肥胖应在150克~200克。谷类是日常生活中热能的主要来源,每50克的米或白面供给碳水化合物约38克。其它食物,如乳、豆、蔬菜、水果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莜麦、燕麦片、荞麦面、玉米渣、绿豆、海带等均有降低血糖的功能。现在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无糖食品”,“低糖食品”等,有些病人在食用这些食品后,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血糖上升。
这是由于人们对“低糖”和“无糖”的误解。认为这些食品不含糖,而放松对饮食的控制,致使部分病人无限制的摄入这类食品,使血糖升高。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首先1型糖尿病通常在30岁前患病,而且更多的是在16岁前发病;2型糖尿病则大多在40岁以上发病。
第二,绝大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都是突然起病,多饮、多尿、多食,体力减少,明显消瘦等症状明显;而2型糖尿病的症状常不明显,多数患者体态都较胖。
第三,一般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机会远远超过2型糖尿病,且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发生早而多,而2型糖尿病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超过1型糖尿病。
第四,1型和2型糖尿病在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中的监测结果都存在差异,体现它们各自胰岛素绝对缺乏和相对缺乏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