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血虚的种类有很多,在补血时一定要对症而补,辨证施补。随意滥用补药不仅对身体健康无益,反而会损害身体。中医……
血虚的种类有很多,在补血时一定要对症而补,辨证施补。随意滥用补药不仅对身体健康无益,反而会损害身体。中医将不同的血虚症状归于不同的种类,采取相应的补药进行对症治疗,使患者不至于因盲目服用药食补品而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症而补 兼顾其他
由于心卞血,肝藏血,所以血虚主要表现为心脏和肝脏缺血。若是心脏缺血,就会有失眠多梦、心神不于等症状;若是肝血不足,就会有脸色暗淡、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中医认为,肝主筋,手脚是筋的末端,肝血不足,捐甲就会缺乏营养。变得干枯、薄脆、易裂。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心为肝之子,肝为肾之子。根据补根治源、虚则补其源及阳生阴长的原理,在治疗血虚时常常要一起补肝,补肝时常常要补肾。如果血虚比较严重,补血时还要用一些补肺气、补脾气的药物。中医认为,血为气之区,气依附血而运行,如果血虚,气就失去了依附之物,随之出现气虑。血虚而导致气虚的慢性失血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尤其是在大失血的情况下,气随血的失去而亏虚,此时气虑反而成了主证。
所以,若发现自己有血虚的症状。要及时治疗,同时可以选择一些补益气血、肝肾的食物和小药材,这也就是中医常说的对症而补、辨证施补、兼顾其他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