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所谓“德”是指道德,即是社会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所谓“性”是指个人的思想、行动上的特点。养生关乎个人行为的准则、规范与社会道德观念是其突出特色。
中医养生旨在修德养性
因元气学说强调,人的生命活动实际上是气的有序化运行。当个人行为的准则、规范与社会道德观念相吻合时,当事人被社会认同,成就感、自豪感、愉悦之情由然而生,积极心理所带来的气机疏畅,可促进生命活力。反之,当个人行为的准则、规范与社会道德观念不相吻合时,当事人不被社会认同,失落感、挫败感、悲愤之情由然而生,消极心理所带来的气机紊乱,可促使疾病发生、加重。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所以能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一》指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德全不危即气机和顺,修德养性则气机不乱。正因如此,养生不仅是躯体的养护,更应该注重个人品行和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