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养生诗词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家庭消毒剂千万别这样用
2016-02-23阅读:991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爱卫生的家庭都会备有一两款的家庭消毒剂,但是有些朋友为了让它“物尽其用”,竟开始用家庭消毒剂拖地,洗衣服,甚至漱口等等,结果反害了自己的健康。

家庭消毒剂千万别这样用

1、消毒水拖地

王女士3岁的宝宝从小体弱多病,经常去医院。让王女士很郁闷的是,为了让孩子少得病,她对家庭卫生格外重视,孩子用的碗勺单独消毒自然不用说,家里的地板每天都要用消毒水拖,以防孩子在地上爬玩时沾上病菌。就算这么小心,孩子为何还总是生病?

专家点评:家庭并不是医院,除非家中有传染病患者,否则没必要这样大张旗鼓地消毒。特别是对于孩子,他们的免疫力就像“部队”一样,要经常参加训练。如果家里太过干净,孩子的免疫系统得不到锻炼,这样他外出一接触到病菌,免疫系统立即缴械投降了,所以就会经常生病。

孩子0到3岁是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阶段,家里不妨“脏”一点,让孩子接触一下宠物、玩玩泥土,对免疫系统是个锻炼,避免将来成为过敏体质。

2、洗衣服加消毒水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为避免病菌“走街串巷”,大人和小孩的衣服要分开洗,内衣和外衣分开洗。有的妈妈感到这样做会增加不少工作量,会把所有衣服一起洗,在洗涤的最后一道程序加消毒水。有些品牌的洗衣液也看到了这个市场,会直接在里面添加杀菌剂、消毒水,宣称该洗衣液可以内衣外衣一起洗。

专家点评:洗衣服用消毒剂或杀菌剂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浓度问题,如果浓度过高,可能会损伤衣物。二是残留问题,使用了消毒剂或杀菌剂洗衣服,一定要注意漂洗干净,如果有残留,衣服穿着时会对皮肤造成刺激,甚至损伤,得不偿失。

如果不是刚刚从疫区或火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回来,没有必要对衣物进行消毒,正常的洗涤就足够了。

3、用杀菌型沐浴露

一则沐浴露广告深入人心:在公交车上一抓拉手、与别人的胳膊一碰,无数的病菌转瞬间被“转移”到了我们的皮肤上。看来下班回家洗澡一定要用杀菌型沐浴露,否则会危及自己的健康,也会对家人的健康造成威胁。真的是这样吗?

专家点评:任何杀菌剂发挥作用,都需要与消毒对象接触一定的时间。我们抹上沐浴露可能几秒钟后就冲掉了,其实很难起到杀菌的作用。再说皮肤是我们人体最顽强的一道屏障,如果没有破损,病菌是很难攻破这道防线的。

4、回家就用漱口水

从国外进修回来,王先生就养成了使用漱口水的习惯,并鼓励家人从外面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用漱口水漱口。他认为这样可以杀死口腔里的病菌,减少病从口入的机会。

专家点评:漱口水中往往含有低效的杀菌剂,西方人比较注重口腔卫生,漱口水的使用可减少口腔异味的发生。不过在预防“病从口入”上,漱口水倒很难发挥太大作用。此外,使用漱口水要注意浓度的控制,浓度过高会刺激口腔黏膜。

5、私处清洗滥用洗液

两年前的一次阴道炎让李女士苦不堪言,自此她特别注意私处的清洁,私处清洗要用专门的杀菌型清洗液。可就是这么小心,没过多久阴道炎又复发了。

专家点评:女性阴道本身是酸性,有自洁功能。如果滥用各种洗液,杀死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有益菌,破坏了正常菌群,反而增加患病的机会。国外学者 分析了30年来有关妇女阴道冲洗的报道,结果发现,每周冲洗一次或一次以上者,可明显增加盆腔感染的机会,中度增加宫外孕的危险,冲洗越频繁,盆腔感染的 危险性就越大。

平时用清水清洗就可,如果有炎症时,医生会对症开具洗液,不过这些洗液的使用也是有疗程的,不可长时间使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