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常言道:“秋风起,三蛇肥”,入秋之后,早晚的寒气愈来愈重,又到了秋冬进补的时节。中国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副主任姜良铎教授认为,冬季养生,要避免纯补、壅补、腻补,要在排毒解毒的基础上进补,要通补结合,补得恰当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秋日一到,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金秋十月正是进补的好时机。
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人在“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喜欢盲目跟风,乱用补药,既增加了开支,又伤害了身体;而目前的保健品市场上,各种保健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让人难辨真假。
常言道:“秋风起,三蛇肥”,入秋之后,早晚的寒气愈来愈重,又到了秋冬进补的时节。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秋冬时节是给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之为“补冬”。
中国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副主任姜良铎教授称:“正确的‘补冬’能使身体强壮而又保持窈窕。因为进入秋冬季节后,体内代谢下降,体力消耗减少,此时进补,药物易被吸收和蕴蓄,从而发挥较大的功效。但是,要科学进补,要补得恰当,不要盲目进补。”
进补最好先排毒
中国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副主任姜良铎教授认为,排毒解毒、调补治病养生法来指导冬季养生保健,会给健康带来益处。
姜教授说,冬季养生,要避免纯补、壅补、腻补,要在排毒解毒的基础上进补,要通补结合,补得恰当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反之,则易致毒留体内而引发多种疾病或使宿疾复发。在进补前,必须要将积聚在人体内的毒素通过消化管道、泌尿道排出体外。
据了解,各种毒素、废物存留在体内会造成代谢功能紊乱,阻碍气血正常运行、破坏腑脏的功能及腑脏之间的相互协调。在这种情况下进补,机体不但无法吸收补品的营养物质,反而会引发多种疾病,有害健康。因此秋冬进补之前必须先排毒,通得合适、补得适当才能获得真正健康。
补后更需要排毒
有关专家认为,若补得太过,不但不能强身健体,还会引发疾病。因为,秋冬季节传统的食补多用辛热之品,以温阳驱寒,而补药也多以温热药为主,人们往往习惯于纯补、腻补、食不厌精,故秋冬进补不当易致体内阳气过盛,营养物质蓄积化热;易酿生成毒,毒留体内则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可使大便干结难解、致痤疮(青春痘)等症;过食肥甘厚腻则易损伤脾胃,脾胃呆滞、水湿运化无力则引起便秘腹胀等症。加之冬季运动减少,从而抵抗力下降,原有的疾病极易复发或加重。
专家认为,要想身体真的好起来,就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只有将进补与排毒结合在一起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平衡饮食是根本
滋补不均相信是很多人都很烦恼的事情,因为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谷物重要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家畜肉类重要供给动物蛋白和脂肪,果类、菜类重要供给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这些食品,缺了哪种都没有利益于身体健康。
人先天就是杂食动物,我们的牙齿有管磨的,有管切的,另有管撕扯的。磨牙用来磨碎谷物,切牙用来堵截蔬菜,犬齿用来撕扯肉类,因此《黄帝内经》中说人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里的“五”实质上是泛指各类蔬菜谷物,意思是让咱们在饮食的种类上要多样化,不能偏食,这也是我国普通饮食结构均衡的一个根基原则。
食品有其属性特征,寒凉温热各不相同,平衡摄取各类食品就能够互相禁止食品的偏性,而增强食品的补益。有人喜好吃螃蟹,但什么缘故吃螃蟹必定要加一点生姜汁呢?由于螃蟹是寒性的,而生姜汁是热性的,两者同食,不仅鲜味还能防止螃蟹的寒性伤人脾胃。
从现代滋补学的角度讲,各类食品供应人体的滋补素也不一样。谷物重要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家畜肉类重要供给动物蛋白和脂肪,果类、菜类重要供给人体必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这些食品,缺了哪种都不利于身体健康。
而现代人在吃上轻而易举走极端,以为好的贵的就是有滋补的,每天大鱼大肉,顿顿山珍海味,血脂高了不改,血糖高了还不改,真可谓是“吃”心不改。还有一部分女孩子,为了追求苗条而顿顿不吃,弄得面有菜色。
因此,在饮食养生上,第一要避免极端,平衡的饮食才是健康的根本。除了饮食的品种要多样化,在同一类食品中选择的种类也要多样化。以往碰见如此的病人,只吃白肉(鸡肉、鱼肉),不吃红肉(猪、牛、羊肉),常常晕倒,结果到医院一查,是血虚,这就是饮食有所偏造成的。
贴膘要分七步走
南开医院中医博士孟凡征认为秋季进补,生活中早卧早起,饮食上防燥护阴、滋阴润肺是基本原则。
关键词1:平补
进补原则: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
解析:芝麻、核桃、红枣、莲心和桂圆等都是适于秋季平补的佳品。
关键词2:循序渐进
进补原则:秋季合理进补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
解析:夏季人们常过食冷饮,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现象,不适合大量进食补品。
关键词3:排出湿邪
进补原则:进补之前最好有个调理脾胃的过程。
解析:“秋老虎”光顾,应多吃些绿豆、扁豆、薏米、荷叶等,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4:健脾和胃
进补原则: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
解析: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5:虚不受补
进补原则:老年人和患有慢性胃炎、肠炎的人,立秋后千万不可贸然进补,更切忌进食大量含有阿胶、鹿角胶的补品。
解析:大量进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
关键词6:药补和食补
进补原则:食补适合体质较差但没有具体疾病的人,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解析:食补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至于亚健康人群,最好“食药同补”,以弥补营养失调。
关键词7:润燥
进补原则:秋燥当令,容易损耗人体的阴精、津液,不过秋燥也分为外燥、内燥,因此详细了解自身情况,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达到食补或药补的最佳效果。
解析:外燥是由外感燥邪所致,常常会有感冒、咳嗽等症状。内燥是脏腑精亏液耗所引起,例如大病初愈、劳累过度、辛热太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