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水源
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最重要途径,并常常是造成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带有伤寒杆菌的粪便,以各种方式污染饮用水,例如污染井、河、湖、塘、泉水等,或甚至自来水亦偶可受染。
1.2、食物
伤寒杆菌在食品中能短期保存,在乳、蛋、肉类以及豆制品中,甚至能够繁殖;饮食行业中的带菌者或轻症患者,可污染食物;不洁水也可污染食物,引起食物型暴发流行。
1.3、日常生活接触
通过患者或带菌者的手或被污染的生活用具、环境而传播。在散发病例的发生中,这种传播方式起重要作用。
1.4、苍蝇、蟑螂媒介
苍蝇可通过体表携带、粪便排菌等方式污染食物。蟑螂亦可以机械性携带病原菌而传播本病。
初期:相当于发病的第1周。以神经系统及消化道症状开始。表现极度乏力、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消化道症状有食欲不振、厌食、舌有厚苔、腹胀、腹部不适、便秘。病人有发热,体温呈梯形上升,于5~7d内达39~40℃,热前有畏寒。查体右下腹部轻度压痛,脾大。
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有伤寒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病。热型多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可持续2周。
缓解期:相当于发病后第3、4周。病情开始好转,体温逐渐下降。毒血症状重者,神经症状突出、继续有高热、谵妄、摸空。并常发生心脏循环衰竭、肠出血或穿孔、腹泻、肺炎等各种并发症。
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3.1、肠出血
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2.4%~15%,多见于病程第2~3周,从大便隐血至大量血便。适当的治疗性灌肠等均可成为肠出血诱因。
3.2、肠穿孔
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1.4%~4%,多见于病程第2~3周。肠穿孔常发生于回肠末段,但亦可见于结肠或其他肠段;穿孔数目大多为一个,少数为1~2个,也有报告多达13个者。
3.3、中毒性心肌炎
发生率3.5%~5%,常见于病程第2~3周伴有严重毒血症者。临床特征为心率加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律不齐,期前收缩,舒张期奔马律,血压偏低,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T波改变、S-T段偏移等。这些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改变一般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
3.4、中毒性肝炎
发生率约10%~68.5%(多数在40%~50%),常见于病程第1~3周。主要特征为肝大,可伴有压痛,转氨酶活性轻度升高,甚至出现轻度黄疸。临床上容易与病毒性肝炎相混淆。随着病情好转,肝大及肝功能可较快恢复正常。仅偶尔可出现肝衰竭危及生命。
1、对症治疗
高热伤寒患者:适当应用物理降温,不宜用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
便秘伤寒患者:用开塞露或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泻剂。
腹泻伤寒患者:可用收剑药,忌用鸦片制剂。
腹胀伤寒患者: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类药物。
2、病原治疗
氯霉素氯霉素仍是目前治疗伤寒的主要药物。成人剂量每日~2g,小儿每日~50mg/kg,分4次口服,重症患者可增加剂量。待体温降至正常并稳定2~3日后减为半量,再继续给药10~14日。
氟哌酸: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口服吸收快,血浓度高,半衰期3~4小时,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尤其胆囊浓度高,毒副作用一般较轻。成人0.9~1.2g/日,儿童25~30mg/kg/日,分~4次口服,连服2周。与氯霉素相比,复发率低及无明显白细胞降低,但退热时间和氯霉素相似。
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疗效较好,如头孢哌酮,头孢三嗪、头孢塞肟等。但其价格昂贵,一般不作首选药物。
1、控制传染源
及早隔离,治疗患者,隔离期应至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天为止,亦可进行粪便培养检查,1次/5~7天,连续2次均为阴性者可解除隔离,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物,生活用品均须作适当的消毒处理,有发热的可疑伤寒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为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消灭苍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生奶等,改善给水卫生,严格执行水的卫生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