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蹲对于爆发力的影响
谈到蹲与跳的关系,人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蹲本身是训练腿部肌肉的柔韧和力量的一种手段。在跳当中,蹲具有两种功能: 缓冲的功能。也就是当人体从空中落地时,利用蹲来减缓由于重力造成的对各关节的冲撞力量,形成了保护的作用。 爆发的功能,也就是爆发力的体现。对于跳来说,爆发力的程度决定着跳的速度、高度以及舞姿形成的准确性。所以爆发力在蹲的作用下形成了跳跃。
2、关于训练蹲的训练
爆发力形成的前提是蹲,蹲的训练就成为跳跃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强调规格。无论是低班还是高班都不能忽视。除了外开、立腰等基本要求以外,蹲时更要注意提胯。膝盖向旁拉开,像挤压一个气球似的,腿胯都不能“松”或“懈”。立时更要强调上拔到头,而不是一般的拉直,一定要把肌肉收到最高的位置,半脚尖上的蹲对拉长股四头肌和提胯都是很有效的手段。这样,才能使肌肉的拉长和收缩达到最大限度。
3、爆发力形成的条件
根据动力学原理,形成爆发力的前提是蹲,包括蹲的角度、速度和力量。这种时间的延长和关节肌肉的缓冲不是无止境的,它受时间和角度的限制。形成爆发力的快速半蹲要从脚接触地面的同时就充当缓冲和反弹的双重角色。所以,必须在触及地面的瞬间。有意识地快速地压迫地面,给地面造成压力,使人跃地的力量大于人本身的重量,加强地面给予人的反作用力,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快的离地速度和高度,产生更大的爆发力量,形成跳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借劲使劲”。这一点对于跳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因此说,跳跃是力量、时间、速度、角度的统一。
4、跳跃所需要的肌肉群及其运动机制
中国古典舞中的一些跳跃动作,常常以快速凝聚,渐渐延伸的方式为特点,在空中体现“点”的意识。比如大射燕跳、踢吸式跳等。这类动作,除了遵循其运动规律之外,还要依靠全身性的肌肉协调配合来完成。
在各类跳中,大腿上的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是主动肌,它带动着掌、趾、踝、膝和其它肌肉的共同收缩来实现跳跃。股四头肌和三头肌都属于骨骼肌,它的三个物理特性是收缩性、伸展性和弹性。要具备收缩性,必须要以伸展性和弹性为前提,因为只有当肌肉的拉长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再被反弹回来,才有可能形成收缩。
1、练习控制力
首先是肢体方面的技巧,比如手臂发力的时候通过肘关节略微弯曲以便使得力量能完全的蕴藏在身体里,并且保持动作标准性而不是把手臂伸直,将力量完全释放出去。
然后是肌肉方面的强化,这方面就比较简单了。就是通过仰卧起坐、俯卧撑等练习来增强手臂、腹部、腰部、大腿的肌肉力量和速度。
最后是比较灵魂层次的方面,就是通过音乐或舞蹈运用身心和情感来抒发自身的理解与想法与舞蹈本身。完全是出于身体本能的对舞蹈动作的控制和歌曲意境的融合。
2、练习爆发力
对于初学者来说,力度的控制确实是需要花时间来练习与强化的。
一般来说,通过一些体能训练可以增加手臂、腹部和大腿的力量。每天坚持用10到15分钟练习仰卧起坐、俯卧撑和负重深蹲,次数可在15次到25次之间。相信一个月后的你就会感觉到区别的。并且大家不用担心手臂会变粗,腿变粗等。
我们需要练习的是 “爆炸点”,而不是将自己练成“猛男”或者“猛女。”
另一方面就是要知道每个动作需要出力的地方。
1、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表达方式之一,在远古时期,人们就会用简单的舞蹈来表达自身的情绪,同时舞蹈也是最古老的健身方式之一,这句顺口溜就是说舞蹈健身的道理。
在春秋时期,就有通过舞蹈来治疗疾病的记载,在《吕氏春秋*古乐篇》提到:“远古地阴,凝而多寒,民气郁瘀而滞着,筋骨缩瑟而不达,故作舞以倡导之。”这句话是指远古时期,气候寒冷,人们往往受寒而使气血凝滞,寒气伤及筋骨造成各种疾病,当时人们就用舞蹈来祛除身体的寒气,促进气血运行。
2、小顺口溜,大学问
舞蹈是通过身体的姿势来表达情绪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使人身心愉悦,而且是一种良好的运动养生方式,通过舞蹈可以达到以下这些养生功效:
3、全面活动肌肉
舞蹈的方式多种多样,大多数舞蹈都会调动全身各个部位的肌肉,如头部、手部、脚部、腰部、肩部等,有时候还包括一些日常生活中较少活动到的部位。因此舞蹈可以全面地活动全身的肌肉,促进筋骨健康。
4、可进心肺功能
舞蹈是有氧运动的方式之一,可以提高心肺功能的耐力,促进人体加快呼吸频率,促进新陈代谢。
5、调养精神
舞蹈运动通常会和悠扬的音乐相搭配,舞者往往沉浸在音乐和舞蹈的艺术气息之中,可以有效地祛除不良情绪,提高愉悦度,振奋精神,消除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