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运动养生 >> 体育健身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运动健身之详解
2012-06-26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传统健身术,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目的的运动养生保健法。它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注重和强调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和谐适度。从其锻炼角度来看,归纳起来,有几个原则应在运动中把握。

动静结合 内外俱练

传统运动养生的练功要领是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这三方面,最关键的是意守,只有精神专注,方可宁神息,呼吸均匀,导气血运行。三者关系为以意领气,以气动形。这样,在锻炼过程中,内练精神、脏腑、气血;外练经脉、筋骨、四肢,使内外和谐,气血周流,机体就可得到全面锻炼。

运动健身之详解
体育健身 古代养生思想有“宜动”、“宜静”两种不同观点,两者都源自道家。唐代孙思邈主张“唯无多无少,几乎道矣。”即不宜多动,亦不宜多静。元代朱丹溪提出“天主生物,故恒于动;有人此生,亦恒于动。”指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是“动”多“静”少。“动”为阳,“静”为阴,一切物质的运动发展,以阳为主导,时刻处在“阳动”的状态。从运动保健角度来说,运动时,一切顺其自然,进行自然调息、调心,神态从容,摒弃杂念,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而静主养神,把动静结合作为运动保健的原则。

强度适宜 不宜过量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以健身,锻炼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掌握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太小则达不到锻炼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太大则超过了机体耐受限度,反而会使身体因过劳受损。运动量的测定,往往以运动者的呼吸、心跳、脉率、氧气消耗量等作为客观指标,并且结合运动者自己的主观感觉加以全面测量。如果运动之后,锻炼者食欲增进,睡眠良好,情绪轻松,精力充沛,即使增大运动量也不感到疲劳,这是动静结合、运动量适宜的表现。反之,如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者,说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酌减。如减少运动量后,仍有上述症状,且长时间疲劳,则应做身体检查。

运动健身之详解
运动养生

早晚锻炼 习惯而定

运动一般以早晨为最好,早晨空气新鲜,到室外运动锻炼,让休息一夜的肢体为一天的活动做些准备。也有人喜欢在晚上睡觉前练功锻炼,这是各人运动的习惯。如在饭前运动,运动后至少要休息半个小时后才能用餐;饭后则至少要休息一个半小时以上才能锻炼。为了避免锻炼后过度兴奋而影响入睡,应该在临睡前2小时左右结束锻炼。

因人而异 因地制宜

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年龄阶段、体质与运动量的配合,选择相适宜的运动方法和运动量来进行日常的运动锻炼。有慢性病者可选其中的几式,对疾病有针对性地锻炼,由少逐渐增多,增加运动量。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可重复锻炼,打两遍三遍来增加运动量,以取得有效的健身效果。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跑步等,不需要借助任何器具,也不需要特定的场所,在公园、广场、街道、空地、屋前、走廊等处均可,当然,室外林木繁茂、空气新鲜的地方更为理想。

运动健身之详解
养生之道 锻炼身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经常而不间断。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健身的效果。因此,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