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运动养生 >> 体育健身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夏季健身不可让心脏太累 盲目追求会有很大危险
2012-06-24阅读:953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夏季健身不可让心脏太累 盲目追求会有很大危险 猝死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猝死可以说是越来越频繁,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或许有人会说,在专业运动员内高发的猝死,对于普通人并无威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在3月底,成都一位足球爱好者在踢完球后猝死。再联想到4月份英国7岁小男孩球场猝死的一幕,你就会发现,猝死的“魔爪”并不受年龄、国籍等等限制。那么,普通人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猝死呢?

夏季健身不可让心脏太累 盲目追求会有很大危险

健身者担心是否会因锻炼而引发猝死

当地时间今年5月2日,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集训的挪威头号泳将、上海世游赛男子100米蛙泳冠军奥恩在集训时猝死;5月7日,前辽宁男篮和国青队球员年仅24岁的张佳迪在沈阳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最近两个月8名运动员先后猝死,国内外体坛笼罩着悲伤氛围,运动员猝死事件也不断刺激着众多业余体育爱好者,普通健身者也非常担心是否会因锻炼健身而引发猝死。

正常人运动猝死概率很低

“其实老百姓日常锻炼时完全不必产生这种恐慌心理,专业统计显示,正常成年人运动猝死的概率很低,仅为0.3‰。只要不是有心脏方面的家族史,没有先天性的心脏疾病,大家都可以放心地参加体育活动。”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建议。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这并非危言耸听。它有促进健康的一面,也有摧毁生命和健康的另一面,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当然这说明运动造成的伤害是个别的,其健身效益是主要的,只要引起足够重视,伤害可以避免。

有家族史或者心脏方面隐患的人,可以去医疗条件较完备的大医院进行检查。因为很多心脏疾病,是在常态下无法发现的,所以建议有这方面疑虑的人可以选择做“心脏负荷实验”。通过对心脏负荷的增大实验,可以发现一些隐藏问题,然后再根据医生的专业建议,选择体育活动。

盲目追求大运动量很危险

对于健康的普通人,专家认为避免猝死悲剧的最大要点,就是要“科学健身”。随着现代人对于健康意识的提升,很多人都突然产生了健身、运动的念头。但是,盲目地追求大运动量是非常不科学的,也容易给心脏带来额外的负担。相反,持续、规律的中小强度运动,是最为适宜的。 为了追求健身效果,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一味追求锻炼强度,甚至挑战生理极限,这都是不可取的。专家提醒大家:一旦你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闷、胸痛、缺氧、头晕等症状,就要重视这些身体发出的信号,千万别马虎大意,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尽快去医院检查。另外,要规律生活、劳逸结合,注意生活起居。记住:“猝死的发生是一瞬间的事,但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却可能是长年累月盲目运动积累而成,所以应该从生活点滴做起,千万别让心脏太累”。

哪些人容易发生猝死?

医学专家经过多年临床总结后认为,心血管疾病晚期出现心力衰竭的病人猝死的发生率高,其次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其致死率仅次于心力衰竭。心衰、心梗病人,特别是有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猝死的发生率比普通人的发病率高5倍到10倍。

在所有相关疾病中,冠心病又是最凶险的,猝死者中有80%是由冠心病引起的,另有少数猝死是由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

跑步机上猝死的老伯或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这是冠心病中最为凶险的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这两者是最常见、最容易引起猝死的原因。

《2010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制造、金融、教育、媒体人群健康透支最严重,位居前五位。据百大英才网调查,加班严重的行业还有媒体、法律、IT、交通运输、广告、快速消费品行业和房地产业。这些职业人员发生猝死的概率非常大。

防猝死重在科学健身 要点在适时适度

在健身运动中,如何做到安全、有效呢? 《黄帝内经》中强调的“和于术数”,就是说进行运动养生一定要坚持“和”的原则,也就是调和、适中的意思,既不能太过,也不要不及,就是“适度地运动”。最重要的是对运动负荷强度和运动时间的控制。那么怎样掌握这个“适度”呢?

重视“超量恢复”现象

运动时,体内各种能源物质逐渐消耗,但在运动结束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继而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重复锻炼的间歇时间不同,运动产生的功效也不相同。间歇时间太长,下一次锻炼是在“超量恢复”之后进行的,身体机能仍保持在原有水平。间歇时间太短,下一次锻炼是在未完全恢复的条件下进行的,身体机能反而下降。间歇时间适宜,下一次锻炼正好在“超量恢复”时间内进行,身体机能就会提高。

有氧运动,快乐动“心”

有氧运动的特点是:强度不大、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较长,对人体无害。步行、慢跑、轻松打球、游泳、慢速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运动项目或方式都属于中等运动量有氧运动。

小编温馨提示:对不同年龄的人,粗略地估计,中等量运动是:心率=170-年龄,比如50岁,运动时心跳要达到120次/分,大约相当于该年龄最大运动量的90%左右,属中等强度的运动。同一年龄,每个人身体状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还要根据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受来判断。一般来说,运动至轻微出汗,轻微肌肉酸痛,无明显疲劳感,休息后即可恢复体力,次日仍精力充沛,有运动欲望,说明运动较为适度;如果出大汗、气喘、胸闷、不思饮食、有明显疲劳感,休息15分钟后摸一下你的脉搏,如仍然不复原,且第二天你感觉周身乏力、酸痛,这是运动过量的征兆,应及时调整。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