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道家养生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道教养生--辟谷
2015-06-10阅读:1037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ldquo……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即不吃五谷,食气,吸收自然能量。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会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同时,人体中有三虫,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成仙。因此必须辟谷达到不死的目的。

其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谷食气篇》,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

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魏书•释老志》载,北魏道士寇谦之托言太上老君授以导引辟谷口诀,弟子十余人皆得其术。又谓东莱道士王道翼隐居韩信山,断谷四十余年。

古代文人也赞成辟谷养生。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仪客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饿死为休粮。”苏东坡曾在《辟谷说》中记述道:一人堕入洞中不能出,效龟息,“遂不复饥,身强力壮。后,卒还家,不食”。

辟谷运用中医经络原理,疏通任、督二脉,刺激十二经络,以及相关脉络、穴位,将自然能量吸入体内,进入不饥不渴的辟谷状态。在这种特殊的生理状态作用下,激发人体潜能,调动自然能量,对各生理功能进行强力的周身调治。各种人体生理功能和脏腑功能在有效调治的同时,机体快速分解运化体内多余的脂肪,使食物摄入量与消耗量处于动态平衡。

辟谷术,有“服气辟谷”与“服药辟谷”两大类。

1、“服气辟谷”即以服气为基础,与辟谷相配合,通过服气达到辟谷的目的。具体说法不一,有的主张服气之初,即行辟谷,饥时饮一两盏芝麻汤或酥汤,渴时唯饮清水。有的主张服气之初渐减食物,每日减食一口,递减至十日而全断。有的主张不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至三年后,便会自然断谷。

2、“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豆、枣、芝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于断谷后日服一二丸,以代谷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衰老和疾病,主要是因大肠内宿便的堆积和发酵,产生了毒素及有害物质。尤其现代人们吃得多,吃得杂,导致肠胃负担过重,通过辟谷养生的方法吸收清气、补充能量,在不食的状态下减轻脏腑负担,清除宿便和毒素,起到排毒、调理身体疾病的作用。

中医理论讲,人体有吸入清气的功能,也有排泄废物的通道,如排除粪、尿、汗、二氧化碳等,通常人们只用了排泄功能,而没有良好利用吸收清气来养生保健。

辟谷养生需遵循专家的指引,否则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辟谷养生与节食的区别:

1、辟谷养生与节食有本质区别,辟谷一定要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服气、吞气、静坐冥想,吸收能量——这也是辟谷养生的核心。

2、辟谷养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依据各种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辟谷养生方案。辟谷养生的时间长短要量力而行,比如开始三天、再五天、然后七天等等,有个适应的过程。

3、辟谷养生开始三天,会有饥饿、难受、疲乏感;四天之后,饥饿或难受的反应渐渐消失,能感受到能量源源不断的进入体内,身体变得轻盈。

4、辟谷养生期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舌苔变厚,口中发苦、发涩,口臭,皮肤可能会有酸臭味,或腋下有异味,大小便不正常等等——这些都是身体排毒的表现。一般辟谷养生,腹泻是不用药调治的,毒气排光腹泻自然就会停止。

5、辟谷期间,大多数人会有气冲病灶的反应,即:正邪相博,表面上病会加重,其实是把隐藏的病,或曾经没有治愈的病激发出来。有此反应是身体好,气感强、祛病快的表现。气冲病灶的现象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冲过之后病情将会进一步好转或彻底治愈。

6、最好在晚上10时正结束所有活动,到了10:30就打坐,聚集能量,吸收自然之气,进行放松练习。

7、辟谷结束后不要马上进补,要有三至五天的过渡期后才可正常饮食,进补也要七天后为宜。

8、辟谷者在整个辟谷养生期间都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