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方面的原因:
1、药物代谢物本身的性质:过敏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由于大多数药物是小分子,系不完全抗原(半抗原),当这些小分子药物进入体内后,药物和它的代谢物与体内大分子载体如蛋白质、多肽及多糖等发生不可逆结合,形成共价键结合的全抗原;或内源性的自身分子,在生产或存储过程中,通过聚合反应生成多价半抗原(高价分子过敏物质)而产生特异的抗体,有致敏作用。一般而言,药物本身多不易形成上述的不可逆结合,只有那些有化学活性的药物(例如常见的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炎药、疫苗等)的代谢产物,才可与体内大分子载体形成这种结合。
2、药物质量:药物质量的优劣、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如国内生产的青霉素过敏反应多,而国外进口的青霉素因纯度较高,则很少有过敏反应发生。
机体方面的原因(个体差异):
1、遗传因素:遗传性分泌型IgA缺乏者消化道黏膜通透性增加,未经消化或消化不全的蛋白等过敏原进入机体,引起各种过敏反应。
2、过敏体质:个体因内分泌紊乱及酶缺乏等原因,机体反应性改变,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混合或滥用药物:滥用药物不仅容易产生药物过敏反应,还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混合用药可能导致不同药物间发生反应,增加过敏反应发生率。
环境情绪因素:患者在虚弱、饥 饿、焦虑状态下,机体都可能处于应激状态,而应激状态可影响抗原的形成,从而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1、特殊人群
过敏体质的人用药后要注意身体变化。有过敏征兆时,尽可能迅速就医,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或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及含碘造影剂等。
2、立即停用可疑的致敏药
一旦出现药物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药,要多饮开水以促进致敏药物的排泄,合理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维生素C、钙剂等,并尽早就医。
3、如果有药物过敏史,本人和家属要牢牢记住在以后无论是在药店买药还是去医院就诊都要告诉医务人员自己对哪些药物过敏,避免再次使用。
4、要有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意识
用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清楚用药注意事项、用药禁忌;要特别注意药物的成分,防止药物的成分中含有曾经引起过敏的药物。
5、药品存放要得当
避免潮湿、高温的环境,要避光、密封保存,需放冰箱保存的药品要放冰箱保鲜层。
6、特别注意避免发生药物交叉过敏
常见的可引起交叉过敏的药物,如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能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也过敏;对某种磺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也会对某些利尿剂和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等产生过敏;对拜阿司匹林过敏的人,使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西乐葆、扶他林等)也可能引起过敏。
如果发现药物过敏反应,首先要停用一切可疑的致病药物,并要加强排泄,酌情采用泻剂、利尿剂,以促进体内药物的排出。
轻症病例可以使用1~2种抗组胺药物口服;或静注1克维生素,每日1次;或10%葡萄糖酸钙,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注,每日1~2日;或局部外搽含有樟脑或薄荷的炉甘石洗剂、振荡洗剂或扑粉,1日多次,以止痒、散热、消炎,一般一周左右可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