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文化 >> 保健学堂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服用补药四大“要”点
2011-06-16阅读:9721 学员编辑 收藏

服用补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恢复元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或是为了防治老年病,以便健身养生、延年益寿

随着养生保健医学在我国的兴起,各种营养补剂也应运而生,而且名目繁多,而令人目不暇接。某些中老年人,他们或出于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心,或对营养补剂的一味偏受,就不管自己有病无病、虚证实证,盲目滥服补药,殊不知这么做不但得不到原有的疗效,到适得其反地增添了疾病,影响了健康。

服用补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恢复元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或是为了防治老年病,以便健身养生、延年益寿。但是,“补”是针对“虚”而言的,就是说,当人体在正气不足,虚象迭起的情况下,才能进服补药,“虚象”,中医叫做“虚证”,根据虚证有不同临床表现,又分成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不同类型。因此,中医在补益诸虚病症中,往往要遵循“辩证论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用补阴、补阳、补气、补血、补脾、补肾等不同方法,尤其重视“虚什么,补什么”的治疗法则,这样才能保证补而不偏,也不致出现“补而助火”的反作用。因此,服用补药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辨别病证虚实阴阳;所谓“补”,就是补病人之虚亏和不足。但是,中医病证在临床表现上往往错综复杂,也就是说,有的人貌似体虚,其实“虚”中还夹杂着“实证”,而“虚中夹实”的病人是不能进补的。例如:某人自感乏力,精神萎靡,胸闷不舒,食欲不振,但大便数日不解,小便黄,舌苔黄腻等。倘若自服补药,等于火上浇油,必定滋生他病。因此,进补前必须辨清阴阳虚实,遵照医嘱,有的放矢的进行,万不可滥服。

2、要掌握适当药量:补药入口以后,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变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但是,运用补药补虚养身,有一个循序渐进、日久见功的过程,这就是说不能一见虚证,就大补特补,超量服药而急于求成。否则就在可能引起脾胃消化无力而导致胸腹胀满不舒,甚至发生其他病证。一般来说,对于大手术、大出血,使气血突然大伤,正气欲脱的病者,可急用人参30克煎汤补虚救治。若对慢性病,或急性病以后的调养期,就可使用药性平和、药力和缓的营养补剂,分多次少量饮服,一般以早晚空腹每服一匙为佳。

3、要掌握煎服方法:凡一切补益药饮片,大多是植物的根、茎块状,质地致密。因此在煎药之前,应该将药放在锅水内先浸泡2小时之久,然后再加水至药平,煮开后以文火煎1个半小时左右,间隔翻动药物数次,使其尽量煎透。每剂药应煎两次,煎第2次时可少加些水,煎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将所取之药汁,一般多在饭前空腹服,或早晚分服。

4、要掌握补益的季节时机:进服补药一般多用于年老体虚,或老年慢性病患者久不愈。对于年老体虚者,宜在冬季补益,此取中医“冬三月者为封藏”之说,意思是冬天养精蓄锐,来年可少得疾病。对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而且一到冬天病情加剧者,应该在夏天进服补药。这在中医叫做“冬病夏治”。因为夏季是支气管炎、哮喘病的缓解期,此时虚象突出,若能进补固本,可减轻冬季病证的发作。

总之,服用补药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滥服。其他如在感冒或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亦应暂时停服。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